關于高考多少分能上清華大學
高考最低多少分可以考上清華大學
每個省份的分數線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招生人數的多少影響著錄取的最低分,招生人數越多,錄取的最低分越低。
根據2022年的錄取分數線推測,廣東的考生分數線須達到653分以上才可以上清華大學,河北考生的分數線須達到640分左右。大部分省份須達到省控線以上才可以上清華大學,具體應以實際錄取情況為準。由于招生規模的限制,每個省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數量有限。
清華大學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清華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2022清華大學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
清華大學在北京綜合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85分。
清華大學在福建歷史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59分,物理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77分。
清華大學在安徽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70分,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21分。
清華大學在甘肅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06分,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33分。
清華大學在廣東物理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72分,歷史類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53分。
2022年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一覽表:
省份 | 錄取批次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科目類型 |
福建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79/86 | 物理類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77/107 | 物理類 |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59/17 | 歷史類 | |
甘肅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類 | 648/-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普通類 | 633/138 | 理科 |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類 | 622/- | 文科 | |
本科提前批B段 | 普通類 | 606/32 | 文科 | |
廣東 | 本科提前批 | 定向中核 | 672/331 | 物理類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類 | 653/17 | 歷史類 | |
河北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73/82 | 物理類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650/710 | 物理類 |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65/- | 歷史類 |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640/143 | 歷史類 | |
河南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84/82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52/- | 文科 | |
遼寧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82/72 | 物理類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類 | 680/95 | 物理類 |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61/19 | 歷史類 |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類 | 653/38 | 歷史類 | |
寧夏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37/-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普通類 | 626/- | 理科 |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類 | 605/- | 理科 |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19/- | 文科 |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普通類 | 588/- | 文科 | |
青海 | 本科一段 | 普通類 | 622/21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普通類 | 594/92 | 理科 | |
本科一段 | 普通類 | 615/- | 文科 |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普通類 | 584/26 | 文科 | |
山東 | 普通類一段 | 普通類 | 672/155 | 綜合 |
山西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類 | 667/7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類 | 627/- | 文科 | |
陜西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87/68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普通類 | 668/272 | 理科 |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55/6 | 文科 |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普通類 | 627/84 | 文科 | |
四川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93/77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類 | 686/173 | 理科 |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55/- | 文科 |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類 | 647/37 | 文科 | |
天津 | 本科提前批A段 | 普通類 | 706/- | 綜合類 |
新疆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42/-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02/- | 文科 | |
云南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705/-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697/- | 文科 | |
浙江 | 平行錄取一段 | 普通類 | 695/83 | 綜合類 |
重慶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81/- | 物理類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62/- | 歷史類 |
清華大學雙一流學科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清華大學四大王牌專業
經濟與金融
經濟與金融專業培養既掌握系統的經濟學與金融學理論和分析方法,又具備解決現代經濟特別是金融領域中實際問題的技能,既具有國際視野同時也了解中國國情的高素質復合型經濟和金融人才。基礎課程包括經濟學、金融學、會計與管理學基礎理論課,數學和統計課,以及英語、寫作與溝通、信息與網絡技術等技能性課程。在基礎課之上,該專業開設大量經濟學與金融學(包括保險)專業課程供學生選擇。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等基本理論,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清華經管學院的畢業生是國內外咨詢、會計、金融、信息等專業機構以及各類企業青睞的對象。
建筑學
建筑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涉及理、工、文、藝諸領域,具有科學與藝術、理工與人文結合的特點。建筑學院在“廣義建筑學”和“人居環境科學”理論指導下,繼承和發揚清華大學建筑教育的優良傳統,形成清華大學建筑教育思想。建筑學本科專業以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與設計為主干課,同時開設必修基礎課: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專業基礎課:設計初步、空間形體表達基礎、素描、水彩等;工程技術: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建筑結構、建筑物理等;建筑歷史:中國建筑史、外國建筑史、近現代建筑史等。
電子信息科學
電子信息工程是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礎和支柱之一,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除可直接攻讀本校的碩士、博士學位以外,其他學生均可通過“雙向選擇”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或到其他大學或研究所讀研。近年來他們主要分配到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三資企業、國內大公司、自費留學等。同時,工作上手快,可以在電子信息類的相關企業中,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經營與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主要面向電子產品與設備的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各種電子產品與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應用及維修技術工作,還可以到一些企事業單位一些機電設備、通信設備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
清華大學八大景點介紹
1、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后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咸、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2、荷塘夜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3、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在大禮堂大草坪的東南方,屬于德國古典風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體建筑。總面積4650平方米。1925年,學校在此設立“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4、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
5、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東亭”,在工字廳東墻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紀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我國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詩人和散文學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膾炙人口。因自清亭設于此地,很多人誤以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實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園環池的西北隅。現在近春園東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
6、二校門
二校門是第二個學校大門的簡稱,特指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二校門是為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常被人們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征。
7、清華大學大禮堂
大禮堂坐落于校園西區的中心地帶,莊嚴雄偉,一直被清華師生視為自己堅定、樸實、不屈不撓性格的象征。大禮堂始建于1917年9月,與圖書館、科學館和體育館合稱“四大建筑”。大禮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禮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為門廳,北端為舞臺。
8、清華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由新館和舊館組成。舊館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館又叫逸夫館,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和國家教委撥款興建,清華大學關肇業院士設計。新館與舊館風格基本一致,渾然一體,又不失自身的時代感,新老圖書館一起成為校園中心區較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