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省份 | 年份 | 錄取批次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線 | 專業組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天津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515/31880 | 463 | -1 | 不限 | 綜合 |
天津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510/32904 | 463 | -2 | 物理必選 | 綜合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66/132235 | 430 | 物理類 |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89/39529 | 443 | 歷史類 | ||
山西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類 | 448/69283 | 417 | 理科 | ||
遼寧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48/68973 | 362 | 物理類 | ||
遼寧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11/11441 | 404 | 歷史類 | ||
黑龍江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類 | 387/53741 | 308 | 理科 | ||
黑龍江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類 | 460/8264 | 365 | 文科 | ||
江蘇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79/127401 | 429 | -4 | 首選物理,再選不限 | 物理類 |
江蘇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74/131816 | 429 | -3 | 首選物理,再選不限 | 物理類 |
江蘇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06/33553 | 471 | -1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歷史類 |
江蘇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99/37823 | 471 | -2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歷史類 |
浙江 | 2022 | 平行錄取一段 | 普通類 | 538/121450 | 497 | 綜合 | ||
安徽 | 2022 | 本科二批 | 普通類 | 436/162857 | 435 | 理科 |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71/68986 | 428 | 2619(W999) | 首選物理,再選不限 | 物理類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94/20820 | 468 | 2619(L999)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歷史類 |
江西 | 2022 | 本科二批 | 普通類 | 470/93315 | 440 | 理科 | ||
山東 | 2022 | 普通類一段 | 普通類 | 487/179731 | 437 | 綜合 | ||
湖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60/91244 | 409 | (W03) | 首選物理,再選不限 | 物理類 |
湖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53/96100 | 409 | (W04) | 首選物理,再選化學 | 物理類 |
湖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94/24151 | 435 | (L01)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歷史類 |
湖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484/28040 | 435 | (L02)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歷史類 |
2021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年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
云南 | 552分 | 16256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遼寧 | 542分 | 11454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海南 | 538分 | 21627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海南 | 532分 | 22923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海南 | 529分 | 23639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湖北 | 525分 | 25736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天津 | 518分 | 29636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江蘇 | 510分 | 35054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天津 | 502分 | 33060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湖南 | 498分 | 34732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河北 | 494分 | 40597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湖南 | 489分 | 9238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山東 | 487分 | 179573 | 2021 | 綜合 | 普通類一段 |
內蒙古 | 484分 | 8020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福建 | 480分 | 25072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安徽 | 475分 | 101929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福建 | 475分 | 6576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蘇 | 473分 | 11316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北 | 473分 | 81090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黑龍江 | 472分 | 8007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湖北 | 467分 | 84008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四川 | 466分 | 14125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云南 | 459分 | 76486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山西 | 455分 | 64258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江西 | 454分 | 105618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河北 | 440分 | 142251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遼寧 | 438分 | 67744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陜西 | 405分 | 84746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貴州 | 399分 | 95510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黑龍江 | 374分 | 52141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廣西 | 348分 | 134531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內蒙古 | 348分 | 4744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寧夏 | 347分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甘肅 | 336分 | 85159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獎助學金有哪些
獎學金設置
(1)國家獎學金:獲獎比例約占學生總人數的1.5‰;獎勵金額為8000元/生·學年。
(2)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比例約占學生總人數的3%;獎勵金額為5000元/生·學年。
(3)學校優秀學生獎學金:獲獎比例占學生總人數的26%,包括綜合優秀學生獎學金和單項優秀學生獎學金。
綜合優秀學生獎學金的獎勵金額分為三等:一等獎學金為1000元/生·學年;二等獎學金為500元/生·學年;三等獎學金為300元/生·學年。
單項優秀學生獎學金分為A、B兩類。A類單項獎用于獎勵在科技、科研、比賽、競賽及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沒有人數比例限制,獎勵金額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執行。B類單項獎用于獎勵在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學生工作)、學習、精神文明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獎勵金額為200元/項·學年。
困難生資助辦法
學校建立了“獎、助、補、貸、勤、免、緩”等七位一體的資助體系,確保順利完成學業。主要措施有:
(1)綠色通道: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時,暫時無法繳納或無需繳納學費、住宿費的學生經學校審批后先辦理入學手續,后期學校視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具體情況,予以適當資助。
(2)助學貸款:是國家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繳納學費、住宿費的基本途徑,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兩種方式,每年最高貸款金額不超過8000元。
(3)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費用開支。評選比例約占學生總人數的20%,資助標準分為2200元、3300元、4400元三個檔次。
(4)國家勵志獎學金: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
(5)勤工助學:學校設有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在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生活困難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和綜合能力。
(6)臨時困難補助:幫助學生解決在校學習期間因家庭或個人突發原因造成的生活上的經濟困難。
(7)建檔立卡:河北省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享受“三免一助”的資助政策,即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費提供教材。同時,履行國家助學金程序,符合條件的享受國家助學金,平均每生每年不低于3300元;未評上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學校按照最低檔次國家助學金標準給予等額補助。
獎助學金評定方法
國家獎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實行等額評審。各高校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和本校制定的具體評審辦法,于每學年開學初啟動評審工作,于當年10月31日前完成評審。報經教育部批準后,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將國家獎學金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獎勵證書,并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校區及地址
秦皇島校區:河北大街西段360號
昌黎校區:黃河西道18號
開發區校區: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黃河西道18號
校園占地面積1400多畝,建筑面積41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6億元,館藏圖書文獻177萬冊,電子圖書140萬冊;專任教學、科研人員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920人,國家級和省級各類專家、拔尖人才、骨干教師等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