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00多分能上什么大學
400多分能上什么大學
序號 | 大學 | 地區 | 錄取最低分 | 分差 | 錄取批次 |
1 | 河南農業大學 | 河南 | 402 | 2 | 二本 |
2 | 河北師范大學 | 河北 | 402 | 2 | 二本 |
3 | 商丘師范學院 | 河南 | 402 | 2 | 二本 |
4 |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 | 402 | 2 | 二本 |
5 | 哈爾濱學院 | 黑龍江 | 402 | 2 | 二本 |
6 | 臺州學院 | 浙江 | 403 | 3 | 二本 |
7 | 北方民族大學 | 寧夏 | 403 | 3 | 二本 |
8 | 沈陽工業大學 | 遼寧 | 403 | 3 | 二本 |
9 | 宜春學院 | 江西 | 403 | 3 | 二本 |
10 | 渭南師范學院 | 陜西 | 403 | 3 | 二本 |
11 | 陜西理工學院 | 陜西 | 403 | 3 | 二本 |
12 |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 貴州 | 403 | 3 | 二本 |
13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 | 內蒙古 | 403 | 3 | 二本 |
14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 吉林 | 404 | 4 | 二本 |
15 | 三明學院 | 福建 | 404 | 4 | 二本 |
16 | 南陽師范學院 | 河南 | 404 | 4 | 二本 |
17 | 武夷學院 | 福建 | 404 | 4 | 二本 |
18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 | 404 | 4 | 二本 |
19 | 懷化學院 | 湖南 | 404 | 4 | 二本 |
20 | 牡丹江師范學院 | 黑龍江 | 404 | 4 | 二本 |
21 | 沈陽理工大學 | 遼寧 | 404 | 4 | 二本 |
22 | 泰山醫學院 | 山東 | 405 | 5 | 二本 |
23 | 綿陽師范學院 | 四川 | 405 | 5 | 二本 |
24 | 湖南文理學院 | 湖南 | 405 | 5 | 二本 |
25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遼寧 | 405 | 5 | 二本 |
26 | 通化師范學院 | 吉林 | 406 | 6 | 二本 |
27 | 南陽理工學院 | 河南 | 406 | 6 | 二本 |
28 | 九江學院 | 江西 | 406 | 6 | 二本 |
29 | 周口師范學院 | 河南 | 406 | 6 | 二本 |
30 | 邵陽學院 | 湖南 | 406 | 6 | 二本 |
31 | 湖南理工學院 | 湖南 | 406 | 6 | 二本 |
32 | 安陽師范學院 | 河南 | 406 | 6 | 二本 |
33 | 德州學院 | 山東 | 406 | 6 | 二本 |
34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黑龍江 | 406 | 6 | 二本 |
35 | 白城師范學院 | 吉林 | 407 | 7 | 二本 |
36 | 山西大同大學 | 山西 | 407 | 7 | 二本 |
37 | 梧州學院 | 廣西 | 407 | 7 | 二本 |
38 | 新余學院 | 江西 | 407 | 7 | 二本 |
39 | 佳木斯大學 | 黑龍江 | 408 | 8 | 二本 |
40 | 運城學院 | 山西 | 408 | 8 | 二本 |
41 | 上海政法學院 | 上海 | 408 | 8 | 二本 |
42 | 曲靖師范學院 | 云南 | 408 | 8 | 二本 |
43 | 井岡山大學 | 江西 | 408 | 8 | 二本 |
44 | 衡水學院 | 河北 | 409 | 9 | 二本 |
45 | 河北工程大學 | 河北 | 409 | 9 | 二本 |
46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黑龍江 | 409 | 9 | 二本 |
47 | 綏化學院 | 黑龍江 | 409 | 9 | 二本 |
48 | 四川文理學院 | 四川 | 409 | 9 | 二本 |
49 | 長治學院 | 山西 | 409 | 9 | 二本 |
50 | 贛南醫學院 | 江西 | 409 | 9 | 二本 |
51 | 吉林警察學院 | 吉林 | 409 | 9 | 二本 |
52 | 天津農學院 | 天津 | 410 | 10 | 二本 |
53 | 貴陽醫學院 | 貴州 | 410 | 10 | 二本 |
54 | 山西師范大學 | 山西 | 410 | 10 | 二本 |
55 | 紅河學院 | 云南 | 410 | 10 | 二本 |
56 | 贛南師范學院 | 江西 | 410 | 10 | 二本 |
57 | 濟寧學院 | 山東 | 410 | 10 | 二本 |
58 | 吉林化工學院 | 吉林 | 410 | 10 | 二本 |
59 | 畢節學院 | 貴州 | 410 | 10 | 二本 |
二本院校選擇比較合理
第一,要遵循專業優先原則。考大學畢竟是為了找工作,一個好的專業能讓自己在就業更加順利,并且收入水平還挺高。
第二,要遵循降低期望原則。對于高考成績剛過二本線的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也不能太高,選擇的學校一般來講也只能選擇非常普通的學校,最后,要遵循“有利考研”原則。
全國有很多所很不錯的二本大學,其中也不乏一些背景強悍的院校,如果考上了這些院校的強勢專業,在就業方面是比較吃香的,考生可以多去查詢資料,篩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大學!
填高考志愿的竅門
高考志愿填報選擇學校優先,還是城市優先
1、志向優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與意愿的體現,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異,以及家庭、社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確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選志愿盡量能發揮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特長以及潛能,以利將來的發展。志向優先型考生實際已經確定了職業目標,決心在某個專業領域深造發展,專業方向已定,只依據本人分數高低選擇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院校。
2、就業優先型:
對多數家長和考生來說,把將來就業作為填報志愿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立足4年學有所成后就業是首選因素。為保證畢業后能順利就業,應盡可能選擇未來幾年后就業相對好的專業類群,多數高校的特色專業就業比較容易,特別是有行業背景的特色院校的優勢專業,社會認同度高,就業和薪酬不錯。至于院校檔次,要依據自己的分數作出適當調整,最好是所報幾個專業能被錄取為佳。
3、深造優先型:
對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學只是打基礎,考研乃至出國深造是目的。填報志愿應盡可能選擇設有研究生院的名校,這種高校學科專業比較齊全,多數專業設有博士點,有些還是國家重點學科。綜合性大學基礎學科類專業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考研競爭力不強,出國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選擇理科或工科偏理的專業。
4、錄取優先型:
對省控線邊緣分數偏低的考生,以保證能夠錄取為目的。這類考生應該選擇往年剛過線就錄取的院校或計劃未滿額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檔次、專業冷熱等能滿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證錄取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理想專業。
5、兼顧綜合型:
部分過重點線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顧。這部分考生應對擬報院校的專業實力、往年錄取分數變化了解透徹,充分利用不同地區錄取分數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選擇一些有實力的相對冷門院校,或選擇地域偏僻、檔次較高的院校,運用填報志愿技巧,挑選適合自身特性的較好院校及專業。
填志愿是分數出來后嗎
只有提前做好了這些準備,才能抓住好時機,從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情報的重要性想必家長們都能夠充分地了解到了,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與未來,平時多多關注學習,勝利的光芒終將為您而照耀!
家長在志愿填報中應該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孩子,家長作為成年人對現實社會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發展形勢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客觀認識自己的孩子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樣有利于和孩子探討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
高考志愿填報的三種方法
1、根據專業選報
一般來說考生如果對于自己的專業有著名曲額的要求,就可以首先選擇幾個比較心儀的專業然后根據自己的成績分數,選擇對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優質的院校;且正常來說在初選專業的情況下,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優勢的專業進行選擇,或者說根據當下社會的熱點以及就業率好的專業等等。
所以勢必需要考生了解到專業詳細的內涵,比如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等,同時還需要考生考量到專業的學習難易程度、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酬待遇、學科實力、考研情況等各方面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而在綜合考慮之后進行選報。
2、根據學校選報
如果考生看重學校以及地域的因素,可先確定幾個目標院校,而后在敲定目標院校心儀且合適的專業;當然考生在剛選院校時,是需要詳細了解院校的基本情況、辦學實力、條件基礎在進行敲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一般來說就是通過網站等各個方式進行了解。
當然還可以選擇參加招生咨詢會、在線咨詢、電話咨詢以及閱讀《招生章程》等各種形式全面了解高校;一般來說以綜合實力、學科優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學費標準、入校后轉專業政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
3、根據學校和專業選報
該種方式就需要考生對自身的實際分數和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比如說總分成績、省內位次、單科成績以及身體條件等等;在考生了解到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大概方向后可進行全面的了解目標院校的專業基礎,而后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選定院校和專業,這樣就可以兩者都可以兼顧到。
而根據上述文中的三種填報方式,其只能算是比較片面和單一的,因為高考志愿的填報思路和方式還是非常多的,所以考生是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選擇,最終的結果只要適合自己的情況最好。
志愿填報方法有什么
學校概況不能略掉
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去了解學校的性質、層次、辦學類型、收費標準。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的院校,考生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就讀,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校或校區的字樣。
錄取原則不能馬虎
如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專業級差、身體受限、外語語種、專業報考等具體要求,每個學校的招生章程都會給出明確的調檔比例、退檔情況等錄取標準。
當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時,你就可以對比二者的齒輪是否吻合,用調檔分數線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較,這會大大提高你的高考志愿錄取率。
高考分數下來怎么報考學校
了解自己分數在城市的排名
盡管高考志愿難填,但還是有規律可循。專家建議,拿到“一分一檔表”后,考生首先要從中尋找自己的高考成績,看看全省與自己同分數的考生共有多少人,再看在這個分數之上,全省還有多少考生。這就可以了解到一條重要信息:全省今年究竟有多少考生比自己的考分高?有多少競爭對手?自己在全省排名中處于一個什么分數段?
明確錄取幾率,仔細對比位次
了解自己的排名后,考生不可直接拿自己今年的成績硬套往年的錄取結果,應以今年自己的位次值與往年的同位次值考生相對比 (即對比往年、今年“一分一檔表”中的信息)。
統籌兼顧,還要看其他因素
在“一分一檔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到底該選院校,還是選專業?專家建議,院校和專業的選擇還是要看考生個人的意愿。要結合自身情況,如興趣愛好、未來的理想等,同時結合高校的學科和專業設置情況、地理因素、校園的文化氛圍、院校對相關科目要求等選擇。
值得注意是,考生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時,除了考慮高校往年錄取的最低分,還要看他們錄取的平均分,以及錄取專業分數線。因為每個高校專業設置不同,熱門專業的分數往往高出學校提檔線很多。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錄取的分數差距也很大,有些相差幾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