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
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讀了一本書,名字是《烏丟丟的奇遇》,是我敬佩的詩作者金波爺爺寫的。
這本書講了一位可愛的木偶——獨腳大俠烏丟丟的奇遇。烏丟丟是一個獨腳大俠,布袋爺爺常常帶著它去耍木偶戲。因為它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自己獲得了生命。一天,布袋爺爺把烏丟丟唯一的一只腳掉在了路上,讓烏丟丟身體里的生命給了那一只腳,一個叫珍兒的小姑娘把它找到,并給了它一個新身體。一次,烏丟丟跳上了一輛運棉花的車,來到了吟老的家。烏丟丟在吟癡老先生家住了幾天,并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吟老,吟老對他說:“用愛去回報愛。”聽了吟老的話﹐烏丟丟決定去尋找珍兒和布袋爺爺。他們便開始了漫長旅行。途中,烏丟丟遇見了逆飛而亡的蝴蝶、看到了種雞蛋的純真小姑娘。烏丟丟懂得了什么是愛……這時烏丟丟找到了珍兒,而口袋爺爺卻已經去世了……
通過這本書,我還了解到了十四行詩花環,十四行詩花環通常用來表示深沉凝重的題材,它的結構很獨特,是由十四首十四行詩和一首“尾聲”組合而成的。十四行詩花環內容厚重,格律森嚴。而這本書是有金波爺爺用十四行詩花環連綴而成,這是詩的童話,童話的詩。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2
《烏丟丟的奇遇》是現代著名的詩人金波寫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我十分喜歡,下面大家就一起來聽我介紹一下這本書吧!
《烏丟丟的奇遇》的主要內容是:一位名叫吟老的老詩人,早上起來時發現了一排神秘的小腳印,而且都只有左腳,他看見這些小腳印在他的“詩簍子”旁消失了,于是走了過去,驚奇的發現里面躺著一個一只腳的丑娃娃,丑娃娃醒后,告訴了吟老自己是怎么來到這里的,原來他是一個布偶上的一只小腳丫,那個耍布偶的老爺爺叫“布袋爺爺”,在一次表演中,他的小腳丫掉到了地上,一個叫珍兒的跛足小女孩把他帶回了家,并給了他一個身體。他由于太想念布袋爺爺而離開了珍兒家,跳上了一個汽車,睡著了,醒來時就在馬路上,看見了吟老的家,就進來了。吟老得知烏丟丟的經歷后,和烏丟丟一起去尋找布袋爺爺和珍兒,他們一路上遇見了很多事情,終于來到了布袋老爺爺的家,可得知布袋老爺爺已經死了,心里十分難過,燒了幾柱香后,出發去尋找珍兒。又是四處打探,終于來到了珍兒家里,可這時,珍兒的學校突然起了火,烏丟丟沖進學校,救出了珍兒和很多同學,可他的身體沒有了,又變成沒有身體的小腳丫了。烏丟丟在珍兒家住了下來,但他做出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決定,他趁珍兒睡著時把自己和珍兒的那只跛腳融為了一體,使珍兒的腳不再跛,但他卻永遠地消失了……
烏丟丟最后的決定令我感動,我喜歡《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很好看的書 —— 《烏丟丟奇遇記》 , 它以童話的形式,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的可貴,懂得用愛回報生命。
讀完這本童話,我感到心里十分溫暖,像冬天把冰冷的腳伸進剛曬好的舊棉鞋里,暖乎乎的。
那溫暖是一點點蔓延的,當吟癡老詩人發現那排小腳印,想象著那小腳丫一定是胖胖的,軟軟的,握在手里熱乎乎的時候,溫暖的笑意展現出來;多寶格上的木娃娃、樟木老頭、泥猴子、不倒翁們,為老人舉行“重返童年”的聚會,它們讓吟老的童年,都在記憶里慢慢地復活,它們用自己的生命溫暖著老人的心。在遠行的途中,當吟老聽到蕓兒說她種下一個雞蛋,想讓雞蛋發芽開花時,就蹲下來和她一起鏟土,澆水,并真誠地相信雞蛋能開出最美麗的花,他用善意的謊言為失去想象的心靈又注入溫暖的活水;當故事的最后烏丟丟找到珍兒,為了使珍兒擁有一雙健康的腳,毫不猶豫地貼近了珍兒,我砰然心動了。
“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鮮活、美麗和不朽的生命。 ”
吟老曾告訴烏丟丟:死并不可怕,那是每個人的歸宿。人死了,還活在別人的記憶里。在記憶里還愛著他,他就沒有死。就像布袋爺爺活在小木偶們的回憶里,那個戀人活在雕塑家的心里,可人、母親還活在吟老的清晰的記憶里。
《烏丟丟的奇遇》告訴我們用愛可以滋潤我們的心靈;用愛可以溫暖我們的童年;用愛的彩虹可以遮住天空的烏云;用愛可以讓世界更美麗!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4
從“烏丟丟的奇遇”三、四、五章里,我認識了詩簍子,愛跳舞的可可姑娘和美麗的可人姑娘。詩簍子里裝的都是詩,是吟老丟下的,他寫詩寫得多,留得少。烏丟丟和可可大姐在月光下跳舞,又吻了一下她。
那份情意,讓吟老想起了童年時和可人姑娘的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那是一種孩子之間的友情,一種很親密的友情,可現在可人去了那“沒有年齡的國家”,因此吟老很想念可人姑娘。
我和我的朋友趙羽寒也有這樣的友情,去對方家玩,玩到晚上10點也不肯離開。從這里看出,友情是可貴的&39;,大家要珍惜好自己的友情啊!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5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金波老爺爺的長篇童話《烏丟丟的奇遇》說的是布袋爺爺到一個小鎮上演木偶戲,把獨腳大俠的唯一的一只腳掉在了地上。珍兒把它帶回家按在了一個布娃娃身上,從那以后它有了生命叫烏丟丟。然而他又不辭而別到了吟癡先生的家。他又和吟癡先生一同去找布袋爺爺和珍兒,最后珍兒的學校著火了烏丟丟為了救火把自己的身體給燒了只剩下了小腳丫,小腳丫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珍兒體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無論是“獨腳大俠”還是“烏丟丟”,甚至是失去了軀體的“小腳丫”,都因為被愛而獲得生命,更因為用愛去回報而使生命美麗。
吟癡先生和烏丟丟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人生的財富是什么?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是愛。有愛滋養生命,才是鮮活,美麗和不朽的生命。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6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做《烏丟丟的奇遇》,主要內容是一個小木偶的腿會動了,來到了珍兒家,珍兒的媽媽給烏丟丟做了一個身體,烏丟丟離開了這里去找布袋爺爺,他遇上了吟癡詩人,他倆遇到了蕓兒,她是一個有想象力的小姑娘,她想讓雞蛋發芽吟癡詩人讓母雞來幫忙,最后,雞蛋長出了小小的嫩芽。他們還遇到了蘑菇人,給它們每個蘑菇人都找到了一顆心,他們給了蛇謙虛,他們給了雕刻家信心。但是,他們來到布袋爺爺的家時,他已經去世了。在離小鎮不遠處,烏丟丟和吟癡在小旅店里剛入睡,突然,學校失火了,烏丟丟沖了過去,烏丟丟把珍兒和看門狗從學校里推了出去,但烏丟丟的身體沒了,只剩下一個活生生的小腳丫在地上跳來跳去,烏丟丟為了珍兒,用自己這個活生生的小腳丫治好了珍兒那個一瘸一拐的腳。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人間處處都有愛,愛是無私的,是不求任何回報的,珍兒的媽媽給了烏丟丟一個用布做的身體,但是并沒有接受烏丟丟的回報,烏丟丟用自己的腳治好了珍兒的腳,為了從失火的學校里救出珍兒和那條學校的看門狗,失去了自己的身體。愛,它比天高,比海深,是不能用任何事物來衡量的,我們要懂得去分享愛,你就會有不少的收獲,這才是真正的愛,我和烏丟丟比起來,他比我好。
有一次,我買新了一塊橡皮,我誰都不借,因為我害怕有人偷走我這唯一的一塊橡皮,慢慢地,同學們覺得我太自私,太小氣了,再也不和我玩,不和我說話了,我向他們借東西,他們都說不借,我感到很無奈,很沮喪,而且每次同學們見到我,都會把我的缺點和壞話都一一說了出來,我那時候應該給別人借,那樣,我就會有更多的朋友,你只要奉獻多少,你就能收獲多少。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7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布袋爺爺的人把一個獨角大俠玩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之后,珍兒看見了,決定把他還給布袋爺爺,因為她有一條腿受傷了,所以把布袋爺爺跟丟了。珍兒把這只蹦蹦跳跳的小腳丫帶回家后,珍兒的媽媽幫它縫上了身體。但是夜晚,烏丟丟離開了珍兒的家。他遇到了一位詩人,別人叫他吟癡老先生。他是一個好人,所以決定明天把它送回家。這天晚上,烏丟丟發現房間里的東西會動,他很驚奇,他原以為只有自己會動。
到了早上,他們準備出發了。在這一路上,烏丟丟獲得了心臟,他能像“人”一樣了。他認識了一群可愛的&39;朋友——“詩簍子”、木頭娃娃、小泥猴、鬃人、不倒翁……歷經千辛萬苦,烏丟丟終于找到珍兒的家了,而布袋爺爺呢?他因為擔心獨角大俠而病死了!
我覺得吟癡老先生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熱心幫助烏丟丟找回家的路。烏丟丟是一個比較調皮的玩偶,在他獲得身體及心臟成為“人”后,他體驗了人的喜怒哀樂,他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也逐漸學會了幫助別人。最后他把自己的腿給了珍兒。我很喜歡這樣的烏丟丟。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8
“烏丟丟、烏丟丟。”你聽,布袋爺爺又開始耍木偶戲了,這次耍的是《獨腳大俠平妖記》。其實這是金波老爺爺給我們寫的《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名叫烏丟丟的故事,烏丟丟原本是一個沒有身體的小腳丫,但他遇上了一個名叫珍兒的善良小女孩,珍兒見他可憐就把他帶回了家,還給他按上了身體,可剛要給他按上最后一只腳時,他卻跳了出去,看來他還是喜歡做“獨腳大俠”。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善良的珍兒一直照顧著烏丟丟。可是有一天,他卻不辭而別,獨自去尋找“布袋爺爺”。于是,一段感人的奇遇記就開始了。
其中主人公最令我感動,不過起初,我討厭烏丟丟,因為,珍兒如此用心、如此仔細地照顧他,他非但不領情,而且,還不辭而別,好像一點都沒有在乎過珍兒是否會沮喪難過與失望。但漸漸地,我的觀點改變了,我開始喜歡上烏丟丟了,烏丟丟最后打聽到了珍兒的學校與住址,去看珍兒,可是珍兒的學校失了火,烏丟丟不顧生命的危險一邊參加救火,一邊苦苦尋找在火焰中的珍兒,就當他倆在火中重逢珍兒獲救的瞬間,烏丟丟卻被熊熊燃燒的大火吞沒了,永遠地離開了大家。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生命的可貴、珍貴,并懂得了用愛滋潤生命。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9
讀完《烏丟丟的奇遇》這個優美而憂傷的童話故事,我想我真的被感動了。
主人公烏丟丟是一個能給孩子帶來快樂而獲得了生命的木偶。他懂得了珍惜生命的可貴,并懂得用愛滋養生命,用愛回報生命。它不為自己著想,為了能給小姑娘珍兒帶來歡樂,而和珍兒的生日禮物“丑娃”融為一體后,獲得了生命。并和老詩人吟癡先生成為朋友,一起并肩徒步旅行——看親人。最后在吟癡先生的勸說下和珍兒一起回了家。如果是我們失去了一只腳,肯定會悲傷、絕望,但是烏丟丟沒有,他樂觀對待這件事,開始和常人一起生活,和我們一起玩耍,交朋友。烏丟丟就在這種生活中,渡過了十幾年,與快樂為伴,用愛編織美好生活。
烏丟丟是一個只有左腳的木偶人,他用愛創造了快樂,創造了奇跡,創造了生命。而我們生活在蜜一樣甜的幸福生活里,更應該用熱忱,真誠去愛別人,愛集體。
讀完這本書,我被烏丟丟的愛深深地感動了。這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鮮活的,美麗和和不朽的。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10
今年寒假,我在莊老師的推薦下讀了《烏丟丟的奇遇》一書,我便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使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烏丟丟,他是一個擬人化人物,烏丟丟是個跳來跳去的“人,”是那個演木偶戲的布袋爺爺的小木偶遺失的一只小腳丫。在小腳丫偶然丟失了自己的身體后,跛足的珍兒撿到了他,將他縫在丑娃身上,把他當成家庭成員。可不久,他不辭而別,無意中來到呤癡老人身邊。從此,他變得聰明懂事,他意識到自己不該只是愛的受益者,應該“用愛來回報。”因此迫不及待地要找到布袋爺爺和珍兒。后來得知布袋爺爺早已病故,并在救火過程中救出珍兒,他自己卻被燒得只剩下一個小腳丫。他緊緊地貼著珍兒那只殘疾的腳“把自己的體溫,力量全部融匯進去。”使之變成了珍兒的一只健康的腳,而“他卻永遠地走了。”
讀了《烏丟丟的奇遇》一書后,我深受感觸,正如書中所言:“我們應當用愛來回報他們。”是的,我們不應該只是愛的受益者,而應該更多地成為愛的付出著,向這個世界付出愛,向這個社會付出愛,向每個人付出愛,先人曾經說過: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沒有付出,則不可能有回報。
《烏丟丟的奇遇》一書極好地詮釋了付出愛和收獲愛的緊密聯系,刻畫出的道理深刻且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型童話。
社會的美好需要我們用愛去建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需要我們用愛去傳遞,人世間的溫暖需要我們用愛去維護。
愛,無處不在!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11
一只蝴蝶為了和去年救過他的薔薇花相會,逆風飛行。雖然天氣有著大風,她卻毫不氣餒。蝴蝶奮力向目的地飛去,卻還是頂不住強風暴雨。最終,一陣大風把她吹到了河心。她的靈魂還在繼續向百花園里飛去……蝴蝶不幸死去了,但蝴蝶的靈魂肯定還在尋找著那朵薔薇花,與她相會。
我被蝴蝶的執著、堅持所震撼,感動。風這么大,連人都很難行走,蝴蝶為了一個約定,冒著這么大的風險,這是為了什么?如果換作我,我一定會安慰自己說:算了,風雨這么大,太危險了,今天不去薔薇花一定不會怪我的,改天去也沒關系。然而蝴蝶依然堅定不移地逆風飛翔,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絲毫怯懦。
生活中像這只蝴蝶一樣擁有堅定信念、堅持不懈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說,愛迪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一生都堅持進行發明創造,發明了很多東西,造福了人類。有時就連昆蟲也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呢!知了的幼蟲為了變成成蟲,堅持不懈地爬到樹枝上結繭,變成成蟲。一只只小小的螞蟻在運送食物的過程中不也是靠著堅持不懈的精神,最后才能積少成多嗎?
無論是擁有這樣精神的人還是動物他們都是可敬的。普里尼曾經說過:“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用你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這著,勝利必屬于希望。”蝴蝶逆風而行,一切只為了那個美好的承諾!
我們也應該有堅定的信念,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這些困難像一座座山一樣攔在我們面前。如果我們不能勇敢去面對,那我們就無法翻越那一座座山。而成為一個弱者,一個膽小鬼。如果能堅持不懈,堅定信念向上攀登,那這些山在我們眼里就會像一個個小泥丸,被我們踩在腳底下。我們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就能站在山上領略四周的風景。
狂風雖然猛烈,但無法吹散蝴蝶的信念。讓我們做個有堅定信念、堅持不懈的人吧,成功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12
烏丟丟是布袋老人的一個小木偶。有一次烏丟丟和布袋老人表演時,布袋老人弄丟了小木偶的腳。是珍兒給了他腦袋、身子和手,才會使他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億體驗了快樂和悲傷。他不辭而別,不知道給珍兒帶來了多大的痛苦。
無意中,他來到了吟癡爺爺的家,認識了一群可愛的朋友——“詩簍子、木頭娃娃、小泥猴、不倒翁……”他們因和吟癡爺爺生活時間長了,竟都有了生命。他們為吟老舉行的“重返童年”的晚會上,讓烏丟丟感受到了真正的快樂。
于是,烏丟丟決定去找布袋老人和珍兒,就這樣他和吟老出發了。在遠程中,他們遇到了逆風的蝶,使烏丟丟懂得了,對自己喜歡的人,應該用行動和力量去做,不論多艱難;種小雞的女孩蕓兒,使烏丟丟相信,只要有一棵美好的種子,理想的種子一定會發芽、開花……這種種經歷使烏丟丟感受到了成為一個“人”是多么幸福。
是愛,讓烏丟丟的生命變得更加鮮活、有趣!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13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烏丟丟的奇遇》。是金波寫的。
內容是:耍木偶的老爺爺帶著獨腳大俠烏丟丟去表演,結果把烏丟丟的小腳呀弄丟了,小腳丫被珍兒撿到了,珍兒帶著小腳丫去找老爺爺,結果沒找到。回到珍兒家,珍兒的媽媽給小腳丫縫完身體,還有一只腳沒縫,小腳丫就走了。小腳丫到了吟老家里,被吟老發現了。吟老帶著小腳丫去找耍木偶的老爺爺,在路上,小腳丫參加了跳跳舞比賽,成了跳跳舞冠軍。他們還遇見了蘑菇人,幫助它們尋找一顆心。他們還遇見了蝴蝶和小姑娘,他們找到了老爺爺的家,老爺爺卻死了,老爺爺是因為找不到小腳丫,得了病才死的。小腳丫又到了珍兒家,小腳丫把自己輸入到珍兒的腳上,自己卻不在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小腳丫為了見布袋爺爺,經過很多事情,但還是過去了,從中,小腳丫吸取了很多教訓,也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我也應該向小腳丫學習他救珍兒,而犧牲自我的精神。然而這也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做完,不能半途而廢。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14
烏丟丟是一個木偶它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的演出。經常有一次它在它的主人的排練中一不小心丟失了自己的右腿。于是經過反復的憂郁它決定踏上坎坷尋找之路。
在尋找的中途它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它還是知難而進、沒有退縮。這種精神我們有時就欠缺,我們平時遇到一些困難就會退縮,烏丟丟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烏丟丟在中途遇見一位詩人詩人知道了烏丟丟的經歷非常感動決定與烏丟丟一起尋找那只失去的腿。經過重重磨難烏丟丟終于找到了那只右腿。并且又為大家帶來一場場精美的演出。
讀完這本書我有三個感受。第一我們快樂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是同時要為了一個目標而拼搏在奮斗的途中尋找真正的快樂。第二個就是烏丟丟失去了腿可他還是快樂的沒有一點抱怨,還勇敢的去面對,并快樂著。我們又何必為一些小事抱怨呢?我就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感到不開心、抱怨。現在覺得我不應該這樣。第三烏丟丟在尋找雙腿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我們又何必為一些小事而退縮呢?
很好一部小說,值得一看!
讀后感烏丟丟奇遇記篇15
今天,我把《烏丟丟的奇遇》讀完了,這本書很感人,也很新穎。
先說說這部書的作者金波吧!金波是一位詩人,是孩子的詩人。就像他詩中所說:“我的詩只能付諸東去的流水,它最知道我的歌應當獻給誰。”他的詩高雅清俊,賞心悅目。他的詩常常會被帶到書里,童話里。這本《烏丟丟的奇遇》一共有14章,每一章的開頭都有一首詩,一首總結全章的詩。
為什么說說它感人呢?因為烏丟丟把自己的生命給了珍兒,在成全他人的新生命中得到了永生。
那為什么說它新穎呢?因為烏丟丟時不時的會在這本書里面“踩”上幾個只有左腳小腳印,介紹一下金波或者這本書。
正如金波所說“人生的財富是什么?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是愛。我想用吟癡老詩人和烏丟丟的故事告訴你: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鮮活的、美麗和不朽的生命。”其實,不只《烏丟丟的奇遇》可以體現這種愛,幾乎金波所有的作品都可以體現這一點。
啊!我真喜歡這感人、新穎的《烏丟丟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