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550字讀后感
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到了草原的魅力,它不象人們所說的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寧靜,因為寧靜的草原上常常會充滿殺機,寧靜的草原時常會讓人毛骨悚然。比如說,在那片草原,一個寧靜的夜晚,卻出現了一大群狼獵殺黃羊,黃羊的死相十分可怕:胸部被狼牙撕開,心肺全部暴露在外,渾身處處是傷。
雖然蒙古人也十分恨狼,可是,蒙古人還十分敬仰狼,因為他們的兵法是從狼那里學來的,他們也常常吃被狼獵殺的獵物,所以,他們從不把狼殺絕。
主人公陳陣雖然是個漢人,可也深深地被蒙古狼吸引,他掏過狼崽,殺過大狼,還培養出了第一批蒙古狼狗。他漸漸地把自己心中的龍圖騰換成了狼圖騰。
為什么狼圖騰如此吸引人?為什么狼圖騰會成為蒙古族的圖騰呢?我也和主人公陳陣一樣,總覺得蒙古人和狼之間有一種神密的聯系,我隱約地感受到,蒙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狼。漢人們真笨,他們把狼這個有利的武器拱手轉讓給了蒙古人,蒙古人多狼的身上明白了兵法,讓這兵法派上了大用處,他們的性格也似狼一般越來越豪爽,一點點開始不怕狼了,可漢人還是怕狼,蒙古的大將軍成吉思汗就利用這一點把妄圖開荒的漢人趕了出去,維護了大草原的生態平衡。
《狼圖騰》讓我學到的知識數不勝數,它真是我最喜歡看的書。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2
在寒假中,我看了一本《狼圖騰之小狼小狼》的書。我被草原狼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在草原生活的漢族人,因為對草原的無線熱愛,于是,對神秘的草原狼充滿了無限的好奇,想要了解狼為何能成為草原人民的圖騰祖先,精神領袖。
草原狼是內蒙古的精神象征,是非常神圣的,它是不會向任何人屈服的。想它們在大草原上奔跑,那瀟灑的身影;想它們弓著雙腿,頭朝月亮嚎叫;想它們追捕獵物,并兇殘的吃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狼是不可侵犯的,更別說狼的自尊,而人類因為自己自私的欲望,不斷地獵殺草原狼,現在,它們已經瀕臨滅絕。但是,人們沒有想到,狼是內蒙古草原上維持生物鏈的很重要的一個動物。在草原上,有許多破壞人類生活的動物,有野兔、老鼠……而狼就能幫人類除掉它們。
漢族人為了滿足心中的好奇,便去掏狼窩養了一條小狼。于是,它和人生活在一起,與狗為伴。狼不像其它動物,抓回來不吃不喝,正相反,狗媽媽為孩子們時,它吧小狗們擠到一邊去,自己大口大口地乳汁。要說狼的遺傳能力也不是一般地強,小狼從未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從未受過訓練,它頂著強烈陽光的照射,十分地熱。我們都以為它不行了,可它竟然自己挖了一個洞,不深不淺剛剛好,小狼就躺在里面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3
最近我讀了《狼圖騰小狼小狼》一書。(共26萬7000字)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好多關于蒙古草原的知識和令人難忘的哲理故事。
《狼圖騰小狼小狼》講的主要故事是:有幾個北京知青到蒙古草原學習,其中一個叫陳陣的男孩對蒙古狼著了迷,想親手養一只小狼。后來陳陣雖然克服了種.種困難真的養了一只小狼,但卻不能如愿地馴服小狼,而最終將小狼害死了。
通過讀這本書,改變了我對狼的看法,從兇猛、殘忍的狼變成了一只神圣而高貴、團結而聰慧的狼。從書中我感受到狼的自由自在,狼超常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堅不可摧的團隊意識,以及狼的親情、友情。我喜歡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作戰戰術,更喜歡他那股血性,不屈不撓的性格,它使我懂得男兒當自強,做人當自強,勇敢地去競爭、去拼搏,去成長!
小狼的品質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我要像小狼那樣從小學會獨立,有自己的自尊和不屈不饒的精神,讓自己的內心因此變得更加堅強,學習小狼,像它一樣不服輸地走到最后!
最后,我要 學習狼的智慧:學會利用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智慧,就像我們如何更巧妙地去獲取知識,讓自己更加愛上學習;學習狼的團結:我們二(2)班是個大家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要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為我們的班級團隊作出貢獻。學習狼的勇敢:有了勇氣,還要有狼一樣的血性,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挑戰。只有在不斷地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過程中,自己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4
很不錯的一部電影。書我沒有看過,朋友圈里有人說這電影不錯,就帶著老婆孩子一起看了。沒有什么血腥暴力以及其他可能少兒不宜的鏡頭。
影片講述了在上山下鄉時期兩個知青插隊到內蒙古某牧場,關于人,狼,天鵝,羊群,馬群還有狼狗之間的恩恩怨怨。當大自然的平衡被人類的貪婪打破之后,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一部關于自由的電影。自由,一個永恒的話題。就跟完美的愛情永遠不存在一樣,真正的自由是沒有的,就連相對的自由也是十分的稀罕。如果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話,至少也得是不想干什么就不用去干吧?這樣的自由雖然打了折扣,但如果能有一些也足以讓人傲嬌了。狼的自由沒有了的話,他就失去了尊嚴。就像片中所講,他們要有自己捕獵獲取食物的尊嚴,而不是等著人拿著東西來喂。在經歷漫長耐心的等待之后拼盡全力得到的獵物才是來自大自然有尊嚴的獎賞。
狼在捕獵時很有紀律,也很聰明,所以戰果也往往不錯。這也是他們自由的產物。想起剛剛看過的一篇文章,說是有學者認為埃及金字塔不是奴隸建造的,而是一個個享有充分自由的技藝精湛的工匠們的作品。就像奴隸造不出瑞士鐘表一樣,奴隸們也造不出精妙絕倫的金字塔。被困住的禁錮的心是沒有太多創造力可言的。
對于自由的追求達到極致的動物和人,就會贏得尊敬。就像影片中的狼,也如很多的志士仁人。他們都沒有屈服,對得起自己的傲氣。
狼越來越少了,大多進化成了搖頭擺尾的狗。就連兇猛一點的狼狗也不例外,說到底他也只是狗的一種罷了。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5
自從閱讀了《狼圖騰》這本書,使我對狼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古到今,狼就在人心中地位不高。像一些成語:狼狽為奸、鬼哭狼嚎、狼心狗肺等,看出狼的形象被人一次又一次的貶低。即使你們沒見過狼,聽聽成語就使我不寒而顫了。
但《狼圖騰》這本書卻訴說了不同的狼。這本書講述了陳陣與其他幾名知青去了額輪草原。陳陣崇拜狼,他看見草原人與狼的激烈爭斗,見證了狼的興衰。每個故事都波瀾起伏、惟妙惟肖,多么震撼人心。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草原人與狼的第一次大戰,狼遠遠比人聰明,它們懂得舍去小的,又伺機捕捉更大的獵物。它們會看清情況在行動,多明智。當它們跑起來應戰時,眼神是多么堅定抱著必死的心態勇往直前。而人們也不甘示弱,指揮狗與狼廝殺,自己再去套狼,把它們勒昏。狼在人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改變戰術。但再快,再健壯的狼卻也敵不過眾多的人與狗,最終傷亡慘重。只逃掉了幾只運氣好的狼。可狼也是迫不得已才會攻擊人類,如果不是因為那些外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干了偷雞摸狗的事,把人留給狼的食物去賣掉了,狼才會出此下策的。
人們一向重視自己的利益,我們多少有一些自私,不懂得團結、分享。而狼從不莽撞做事,每次做事,狼都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很團結。而狼好像天生就很聰明,每次都不學而會。
人在有時會想做逃兵,而狼卻不同,每一次它們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戰斗,絕不屈服于誰。它們是如此堅定,使我們敬畏。
要學會與狼一樣,勇于進取,堅強智慧。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6
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描繪、研究蒙古狼的“曠世奇書”。只要你閱讀這本書,將是他們這個年代享受不盡的關于蒙古草原狼的精神盛宴。因為它的厚重,因為它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縱橫馳騁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留給我們的僅僅是一些道德詛咒和刻毒謾罵的文字符號。感謝這本書的作者姜戎。32年前,作為一名北京知青,他自愿到蒙古邊境的額侖草原插隊,長達X年。在草原上,他鉆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斗過,也與狼纏綿過。還與他心愛的小狼共同患難,經歷了青年時代痛苦的精神“游牧”。
不僅這樣,文學批評家—孟繁華還對這本書寫道:
《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是一個燦爛而奇異的存在,如果將它作為小說來讀,它充滿了歷史和傳說;如果將它當作一部文化人類學著作來讀,他又充滿了虛構和想象。作者將他的學識和文學能力奇妙地結合在一起具體描述和人類學知識又相互滲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議。顯然,這是一部情理交織、力透紙背的大書。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7
《狼圖騰》讓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之間似乎存在著追求關注和焦點。閱讀此書,我了解了這個時代關于狼圖騰的知識。因為它的厚重,因為它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群縱橫馳騁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人們對狼的誤解。
這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
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8
最近熱播的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成為新年新寵兒,因為大家都知道姜戎的書《狼圖騰》,卻不知電影會拍成什么樣子,帶著好奇我來到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原以為電影是描寫狼性的,結果發現《狼圖騰》敘述了人與狼的沖突,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隨意打破自然規律。但是電影還是傳承書中一樣由“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那些狼像精靈一般活生活現,好像要從熒幕中呼嘯而出,自己確實在下面有些緊張。看著可愛的小狼崽,我覺得它表現出了人與自熱、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關系。看到陳陣抱著小狼在臉邊親近的時候,兒子碰了碰我說,為什么現在的人類和動物永遠不能這樣,為什么人類總想吃他們?兒子是個一米九大個的大男生了,作為母親我沒想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震驚的同時我也感到了現在的人類已經成為自然界的公敵,不管是動物、生物、還是天氣,人們喪心病狂,只為自己的一點點利益。
最近看了一個柴靜的《穹頂之下》讓我和這個電影產生些共鳴,它們讓我深知人類對自然過度開發、人類與自然地沖突也愈演愈烈,人類的自私和無知招致了禍患。
深思的同時讓我有些許疑問,狼會不會消失在大地上?以后的孩子會不會永遠都不知道狼是什么?是不是以后的人類都不知道什么是圖騰?是不是永遠都不知道什么是狼圖騰?是不是狼圖騰以后只在姜戎的書里?
希望人們能夠盡快的覺醒,不要殘害生靈,也不要破壞自然,還大地一個清靜世界,讓我們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9
暑假里的一天,我拿起了這本厚厚的《小狼小狼狼圖騰》,剛讀了幾頁,我便被書中的精彩場景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越看起勁,越看越著迷,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喜歡上這本書了!
在《狼圖騰》里,狼在草原上生活了無數年,對草原、對兵法無比熟悉。但最后還是消失了。
畢力格老人有著對草原無比深厚的愛,他想讓這風光無限的草原世代相傳,但終究失敗。正如錢鐘書說的:“我們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的思家病,想找著一個人,一件事物,一處地位,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個安頓的歸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蕩子回到家”。畢力格的追求便是保護草原以及相關的一切。
草原的消失,也代表著蒙古傳統文化的消逝。在中國,新浪網上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崛起引人注目的前六,竟沒有中國傳統文化,這引人深思,我們必須有深刻認識,我們應該知道中國的“武”并非十分強大,而中國的“文”現在也沒有以前強勝,我們要深刻銘記傳統文化。
狼永遠不會屈服,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書將我帶入了遼闊的草原,小狼又讓我增加了一些獨立、自尊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更加喜歡這本書了!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10
讀完這本《狼圖騰》,我被震撼了,頭一次,一種靈魂的震撼,就像是平地上驀地飛出一道驚雷。讓人來不及思考,只能呆立在那兒。
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陳陣的普通青年,在蒙古“上山下鄉”時與草原、與狼、與騰格里的交流。
陳陣是熱愛草原的,他對狼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春天時,掏了一窩狼崽,并且留下了一只養。陳陣原本打算等小狼長大后就放生,以后只要自己喊“小狼,開飯嘍”,小狼就會帶著妻兒來與自己親近。一切顯得如此美好。只可惜,他的愿望終究落空了。因為從小被人圈養,小狼不懂“狼語”,無法與狼群溝通,即使放生也會被殺死。在一次搬家中,小狼的喉部受了重傷,連吃東西都艱難無比。又在一個夜晚,小狼跟著狼群,連夜長嗥,舊傷又添新傷,終于倒下了……
狼,是草原上最神秘的動物。他們團結、不屈、有勇有謀,將各種兵法運用自如。他們是和騰格里最親密的孩子,亦是繞勇善戰的草原人的導師。
狼群團結,捕獵成功,絕不會落下任何一只老狼、病狼、殘狼,絕對是一起撤離,一起吃食。
狼也是不屈的,他們不會被任何東西馴服。我看過馬戲的表演,有虎、獅、象、熊,卻從來不會有狼,它們有著自己的尊嚴。
本書的最后,深刻地揭示了深受儒家文化的漢人的羊性和草原人的狼性。即便是狼性十足的草原人,也有可能被儒家文化所羊化。
《狼圖騰》是一部小說,但又史詩般真實存在。它給我們的教誨不亞于一部《論語》,值得品味!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11
“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這一點也不假。在書籍的汪洋大海中,我們可能只是一艘無助的小船;在書籍兀立著的高山前,我們可能只是最底部的那塊巖石。多讀書,讀好書,是一輩子的事。現在,我就來講一講最近我讀過的很喜歡的一本書——《狼圖騰》吧。
在內蒙古草原上,蒙古戰狼一直與人類斗智斗勇。人類在每次交戰時都手下留情,生怕將狼打絕了,因為如果狼受到了滅頂之災,那么生物鏈中就會缺少重要的一環——敵人,人類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可是,當瘋狂的__來臨,在“打不盡豺狼絕不下戰場”的口號聲中,原本的一切被__了。
在一個農村領導進駐草原后,把草原折騰得面目全非,最終也將矛頭指向了狼。兩三年后,在現代化武器的輔助追逼下,草原狼終于消失了。但是,敵人的消失也帶來了草原沙化,羊、馬、牛都不及從前健壯,草原的生態環境被惡化了。
作為讀者,我能理解內蒙古老人的哀傷,看到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草原如今將要淪為沙漠,草原狼也將成為歷史,怎能不痛心呢?!同樣,我也能理解農業團的苦心。可任何事物都兩面性,趕盡殺絕生物鏈上的敵人一樣是殘害自己啊。
最重要的,我由此明白了:對手往往也是對自身有幫助的,我們在對手的逼迫下往往會更加進取努力。我們需要對手,我們感謝對手。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12
狼是草原人精神的圖騰,他們信仰狼的精神,認為狼是最聰明的動物,狼懂得團結,懂得分工合作,懂得戰斗策略,懂的幫助,甚至比人還有愛心。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非常的惋惜,狼群走了,他們不會再回來了,是我們把他們一步步逼走的。僅有的一條小狼也死了,是為了準求自己的自由而死的。
《狼圖騰》用狼哭嗥的憤怒與血淚的控訴換回了人們的覺醒,來認清并正視自己的錯誤。
《狼圖騰》借狼告知了人們生態學與生存學的道理,而草原人與狼的關系不過是人類與自然、人類與自身關系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狼圖騰》將這些關系說得真切,說得生動,說得深刻,說得催人淚下,說得令人警醒。
現在的一些蒙古人根本就沒有見過狼,而且現在的生活習慣也不再是傳統的草原人的生活,而是幾乎完全被同化了的農耕民族生活。我不禁為草原人感到哀婉,為草原感到憂慮,同時也為狼打抱不平狼的消失將意味著草原的消失,而草原的消失將意味著草原民族的消失、草原文化的消失,并將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變異,導致人類自身文明的倒發展。
因此,請我們把狼留住,把草原留住,把草原文化留住,來維持大自然的平衡,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維持人類文明的正常發展,這是人類對騰格里、對自己的母親——大自然的最好回贈!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13
這幾天,我看了《狼圖騰》一書,對狼有了新的認識。在人的眼里,狼往往是壞與惡的象征。像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鬼哭狼嚎、虎狼之勢、虎穴狼巢、進退狼狽等詞,都說明狼是卑劣的生物。其實,狼是一個豪邁的動物,它頑強的毅力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遇到危險時,它們可以咬掉斷腿逃生,疼的受不了也能保持沉默。他們還會把剛吃的東西吐出來以減輕體重便于逃命。不僅如此,狼群有嚴密的組織紀律,撤退時猛狼沖鋒,狼王靠前,巨狼斷后,完全沒有鳥獸散亂的情況。撞上大批獵人時,一兩只狼就會引開獵人來保全集體。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軍人開著大馬力的吉普車肆意殺狼,其中一只狼為吸引軍車被狂追了數十里耗盡了最后一口氣轟然倒地,以自己悲壯的死換來了狼群的安全。
群狼有組織、有紀律、能忍耐、會配合。它們在狼王的指揮下從容作戰,不爭不搶,個個兇猛強悍。進攻時,長尾平翹像一把即將出鞘的軍刀,隨時準備補殺獵物,一副弓在弦上,居高臨下的樣子,始終保持著最佳戰斗狀態。還有母狼,它們捕殺野馬時,利用身體優勢,咬住馬肚往下拖,全然不顧馬群鐵蹄踩死的威脅,這種不計個人利益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可欽可敬。
我們應該學習狼不懼艱險克服困難的堅韌毅力和不折不撓的頑強生命力,團結協作,勇于奉獻,不論什么時候都不放棄希望,勇往直前去奪取勝利。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14
這個假期,我有幸拜讀了姜戎先生的《狼圖騰》這本書,《狼圖騰》讓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之間似乎存在著追求關注和焦點。
閱讀此書,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于狼圖騰的精神盛宴。因為它的厚重,因為它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群縱橫馳騁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人們對狼的誤解。
這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狼圖騰550字讀后感篇15
不要探尋所有我無為的迷惘,我污濁可我熱愛飛翔。
——題記
狼,一種從來都披掛著“壞蛋”稱號的動物。可在今年過年時,一部大片《狼圖騰》改變了我對狼的印象。影片講述了北京青年陳陣去錫林郭勒草原插隊,掏狼崽、養狼等與狼共同生活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個大雪天,狼群把黃羊趕入“大雪湖”為了來年小狼有食物,“大雪湖”相當于一個天然大冰柜,黃羊被困在其中并凍死。每年牧民在黃羊被困在大雪湖的第二天,會來到那里大聚餐,并帶走一部分。而這件事被外來戶聽說,用一臺收音機換取一位牧民口中的大雪湖的位置,連夜把牧民留下給狼的所有黃羊全部運走,倒置狼群最后無奈之下攻擊人類養的圈里的羊。這時,我覺得老牧民說的對,“我們已經拿的夠多了”,是啊,人們要有節制,貪欲要控制,狼也是有生命的,狼雖然會吃掉弱小生靈,可草原正因為有了它,生態才得以平衡。
另一件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電影結束后,片尾曲播放的過程中,我發現每一位狼演員都是有名字的,這再次體現出人們對狼、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為殘忍,但狼只有饑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才去攻擊牲畜和人,這比貪得無厭的人不知高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我深深地被這種“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不要懷疑我踉蹌的榮耀,我渺小可我眷戀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