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100字感想
《史記》主要描寫了從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包羅萬象,及其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這其中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有破釜沉舟,一代英雄項羽;有統一六國,功大于過的秦始皇;還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他們都仿佛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太史公極高的文學素養讓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不禁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就像回到了那段滄桑的歷史中。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多少英雄逝去。在《史記》中,我最敬佩,也最印象深刻的一對人物,正是廉頗和藺相如。剛開始時,因為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下了大功。廉頗認為他只是呈口舌之利而已,居然地位比自己高,所以很是不服,藺相如怕和他產生矛盾,就總是躲著他。后來,廉頗知道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就背上荊條,向他請罪。他們最終成了好朋友。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負荊請罪的故事。
讀了這個故事,不僅感慨萬千:如果藺相如沒有讓著廉頗,而是跟他爭斗,廉頗如果沒有知錯就改,而是顧及面子,不像藺相如認錯的話,那趙國早就衰退了。由此可見寬容大度和知錯能改有多么重要。在生活中,如果別人犯了錯誤,我們應該寬容他,原諒他;而如果我們自己犯了錯誤,就應該知錯能改,像別人承認錯誤。有一次我弄壞了別的同學的東西,同學不知道是誰干的,大發雷霆,但是我沒有猶豫,毅然向他承認了錯誤,他也原諒了我。試想,如果我沒有向他承認錯誤,我有可能就失去了這個朋友。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太史公雖然被施了宮刑,但他仍然自強不息,奮發圖強,以頑強的毅力,就像鳳凰涅盤重生似的,不破不立,他忘記了屈辱,終于完成了《史記》這一不朽的經典。他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讀著《史記》,淡淡的油墨芳香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品讀《史記》,回味無窮。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2
今日我看完史記的刺客列傳,里面有一個故事讓我難以理解十分迷惑,那就是——荊軻刺秦,圖窮匕現。
先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吧:一個名叫荊軻的衛國人,喜歡讀書和劍術。這一期間,秦國正在攻打趙國,把趙國拿下后,秦軍將打向燕國。燕太子丹心急如焚,想找一個技藝高超的刺客去刺殺秦始皇。之后,他認識了荊軻,荊軻說能夠幫他刺殺秦始皇,但他需要一個助手,太子丹幫他找了一個13歲就殺過人的秦舞陽。荊軻想出了這樣的一個辦法:他本人手持著一個裝有燕國將軍樊於的腦袋,因為他是秦王的仇人。秦舞陽跟在他身后,手持燕國地圖,在地圖里藏著匕首,借著拜見秦王的機會伺機刺殺。荊軻按照計劃執行了,然而因為秦王的狡詐,最終荊軻刺秦失敗了,他也悲慘的被秦王刺死了。
我迷惑的是,荊軻和燕太子丹他們為什么想出的辦法這么愚蠢?!真的是愚笨,沒有好好地準備,不看天時地利人和,也不管成功的系數大不大,就冒然行動,結果肯定是失敗的,還白白送了燕國將軍的一條命,真是太不劃算了。并且,刺殺的失敗讓秦王更加速了對消滅燕國的腳步,我真的想不通,難道就沒有別的出路了嗎?說不定有樊於將軍在,再和別的國家聯手,還能避免燕國的滅亡呢。當然,他們的勇氣我是很佩服的,但僅僅有勇氣是不夠的,還要有智謀啊。
所以啊,時機沒有成熟的時候千萬不要行事,要等到時機成熟時再能見機行事,要不然下場會很慘的。并且,決定做一件事之前,要想清楚成功的勝算有沒有把握,不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3
《史記》是我國西漢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一生的心血,我讀了它,腦海中浮現出從華夏民族的祖先炎、黃帝到漢朝三千多年的歷史畫面。
《史記》對古代優秀人物的頌揚,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情操?!妒酚洝返淖髡咚抉R遷繼承父親的遺愿,立志編寫《史記》。他遭受宮刑后,不僅肉體被摧殘了,精神上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但他是不是為此毀滅自己的生命呢?不是,他還沒有完成編寫《史記》的使命。他以古代圣賢為榜樣,忍辱負重,傾盡心血,歷經數年,終于完成《史記》,實現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司馬遷這種自強不息、信念堅定、不被挫折打倒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生活中,我遇到點困難就退縮,沒有勇氣再堅持下去。其實,我們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能度過難關,實現美好的理想。同時,我也要學習司馬遷勇于奉獻,他為了奉獻,永遠比索取愉快,它使心靈豐滿而充實。
《史記》也揭露了一些丑惡的形象,顯示了中華民族疾惡如仇的精神品質。春秋有名的暴君晉靈公搜刮民脂民膏,修建桃園供自己享樂,還在高臺上拿著彈弓,對準人群彈射,以此作樂,只為自己著想,把自己的快樂建在別人的痛苦上。侍臣有過錯,晉靈公便讓兇猛的大狗靈獒咬他;廚師沒煮熟熊掌,晉靈公就將他砍為幾段,視人命如草芥,真是胡作非為。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巨著,又是文學界的珍寶,難怪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4
夜空漫漫,歷史的星空里有許多英雄。《史記》中,到底有幾個算的上真正的英雄呢?
或許有人說:“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謂英雄。”我認為秦始皇不可。原因有四:第一、秦始皇雖然掃六合,但統治極其腐朽。焚書坑儒,摧殘文化;求取仙丹,耗費國力。第二、秦始皇教子不當,其子胡亥同李斯、呂不韋謀權篡位。第三、秦始皇自認功勞勝過三皇五帝,過于驕傲。第四、統治之間太過殘暴,死后,還讓許許多多無辜的人陪葬。所以,秦始皇不能算為英雄。
再有人說:“西楚霸王項羽可謂英雄?!表椨鸫巳藘烖c極多——懂得愛民,英勇無比,破釜沉舟打敗章邯。但項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亞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雖在戰場上揚言愿與劉邦決一雌雄,最終兵敗自刎未能統一天下。假如項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劉邦也未必能稱帝。不懂得用人,所以,西楚霸王也項羽不能謂之英雄。
“那漢高祖劉邦可謂之英雄?”我認為不可當做英雄,漢高祖此人雖在破秦之時善于用人,但自從建漢后便開始大肆殺戮良臣,韓信、彭越、黥布三大開國功臣先后以“謀反罪”被殺,但還好有張良、曹參、蕭何三人幫助,不然早就亡國了。
文種、伍子胥、蘇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時隱逸歸田,而偏偏去與君王同喜同憂,結果只落得自殺歸天,也不能謂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雖為秦始皇立下汗馬功勞,但終究被胡亥所殺,而蒙恬卻怪罪于修長城,不荒.唐嗎!更不能謂之英雄。
但我認為春秋霸主齊桓公、晉文公可以當選為英雄。因為二人都曾在外流亡過,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輔佐,故能稱霸一方。
專諸報恩刺殺王僚,雖成但身死;豫讓報智伯之恩二刺趙襄子,臨死斬空衣報仇;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還有荊軻刺秦王未成被殺身亡……一生舍己為國,“義”字當先,個個都可當做所謂的英雄!
讀《史記》可嘗得從古至今的英雄所績。英雄的“義”字!
浩瀚的歷史星空中,英雄繁星點點;淵博的《史記》故事中,篇篇讓人激動。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5
五月份,我讀了《史記》這本書。
《史記》里有個故事叫《孫武練兵》,是說:春秋時代有個軍事家名叫孫武,有一天去見吳王闔閭,吳王問他能不能訓練女兵,孫武說:“可以?!庇谑菂峭醣銚芰艘话俣辔粚m女給他。孫武把宮女編成兩隊,用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為隊長,然后把一些軍事的基本動作教給她們,并告誡她們還要遵守軍令,不可違背。不料孫武開始發令時,宮女們覺得好玩,都一個個笑了起來。孫武以為自己話沒說清楚,便重復一遍,等第二次再發令,宮女們還是只顧嘻笑。這次孫武生氣了,便下令把隊長拖去斬首,理由是隊長領導無方。吳王聽說要斬他的愛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孫武說:“君王既然已經把她們交給我來訓練,我就必須依照軍隊的規定來管理她們,任何人違犯了軍令都該接受處分,這是沒有例外的。”結果還是把隊長給殺了。宮女們見他說到做到,都嚇得臉色發白。第三次發令,沒有一個人敢再開玩笑了。
我明白了:人要大公無私,不能因為某些利益而開后門。要踏踏實實的做人。
在一些故事中,也有這樣的人物:有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逼焦艹泽@,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要推薦他?”祁黃羊笑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逼焦J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后,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平公又覺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逼焦軡M意祁黃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后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
《史記》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6
在世界文壇中,一本本文著的問世,震撼著人們的心,而在中國文壇上,不計其數的名著則令人心潮澎湃?!都t樓夢》的悠然動人;《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慷慨激昂;《繁星·春水》的名麗詩句;《亮-劍》的扣人心弦……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深的一本書是《史記》,雖然沒有太過華麗的語言,但卻記載了戰國、西夏、商朝、周代、春秋時期的名人大事,收錄了史書、古典小說,可謂包羅萬象啊!
《史記》的故事繁多,由最初的“五帝本紀”到“太史公自序”,令我大飽眼福?!妒酚洝分杏姓x之士,有奸惡之徒,驪姬的蛇蝎心腸;靈公的殘忍暴虐;將軍王翦的英勇善戰;越王勾踐的忍辱負重……《史記》的每一則故事都富含深刻的寓意,令我對《史記》更加崇拜,卻還透著一絲傷感:司馬遷被昏庸的漢武帝投入監獄,一個為國效忠的正臣被奸佞害得成了一個囚犯。司馬遷本欲自己了卻殘生,但想到自己的鴻鴣之志——《史記》尚未完成,把自己個人的榮辱全部都埋在心底,經過20--年的嘔心瀝血,終于完成了這部50萬字巨著!
司馬遷崇高的精神震撼著我,為了自己的理想忍下如些恥辱,可見《史記》成為司馬遷生存的支柱,奮斗的能源。生活中的我,有時也是這樣的:一次在練鋼琴曲時,我一時大意擦掉了一個重要的音符,這首曲子要在比賽時合奏呀!我怎么能拖累大家呢?我定了定神,打算在鋼琴中一個一個地找,由于是雙手搭配,要兩個音符同時按下,聲音得和-諧,我黑鍵白鍵一個一個地試,顧不上手指的酸軟,我堅信,我一定能成功,司馬遷就是我的榜樣。終于,一個低音“re”使這一段曲子和-諧悅耳,我一陣激動,我把整首曲子和起來彈奏了一遍,與剛開始的大有不同,我興奮地抹去臉上的汗水,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笑了,我想這種筆也是司馬遷寫完《史記》時露出的笑吧!我體會到了!
文學巨著多如繁星,但是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道理?!妒酚洝冯m然沒有《三國演義》的精彩絕倫;《西游記》的耐人尋味,但我仍然對它充滿敬佩,因為堅信是動力,希望是能源,而能促進這些的是永不放棄的夢想!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7
烏黑的云團早已爬上城梢,肅殺之氣將整個城池籠罩著,戰事告急,危報頻傳,秦國的的虎狼之師還有虎視眈眈的晉國軍隊已經兵臨城下,如果大戰一觸即發,鄭國危矣。
鄭國朝堂上,鄭國國君與臣子們商議著退敵之策,朝堂上下莫不惶恐,只有燭之武鎮定自若。鄭國大夫見此,便向鄭國國君推薦燭之武:“如今國家危難之際,如果請燭之武去見秦伯,那么秦國必定會撤軍?!编崌鴩犃T深以為然,于是請求燭之武出使,燭之武推脫道:“我壯年之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還能做什么呢?”鄭國國君聽了急忙說道:“我不能早重用你,現在卻來求你,這是我的過錯,但此時國家有難,所以請你出使秦君?!睜T之武聽了“國家”二字,長嘆一聲,赤子之心涌動起來,不再推脫答應了請求。
剛剛入夜,燭之武就獨自出城來見秦伯,秦伯聽到衛兵的報告燭之武敢一人來到陣前,心有驚訝,便借鑒了他。燭之武對秦伯說道:“鄭國在秦晉大軍包圍鄭國時就知道要滅亡了?!彪S即話鋒一轉:“可是滅了秦滅了鄭國卻隔著晉國統治著,這其中的困難想必秦伯您也知道很困難吧,而且晉國強大了,秦國也就相對弱了,這倒不如秦鄭握手言和,互通有無,這樣對您不也無害嗎?況且晉國朝三暮四,貪得無厭,若是滅了鄭國,那么下一個目標就是秦國了。所以,請您好好地考慮一下?!鼻啬鹿伎剂艘环?,認為有些道理,便十分高興地與鄭國結為同盟,留下部分將領守衛鄭國,就撤軍了。
晉國大夫狐堰聽了這件事,生氣地請求晉侯追擊秦軍,卻被拒絕了:“不可以,他曾今幫助過我,現在去攻打他,顯得我不仁義,而且失去了一個盟友也不值得,再者混戰代替聯合也不符合武德。我們還是回去吧?!庇谑且渤奋娏?。
黑云散去了,燭之武的勇敢,機智,愛國卻從此被廣為傳誦。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8
最近讀了《史記》這本書,我們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的國家。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涌現了大量杰出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通過自己的筆墨,為后世的人們展現了一幅幅絢麗奪目的畫面。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以后的幾千年里,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后人無法超越也難以企及,這個人就是司馬遷,這部史學著作就是《史記》?!妒酚洝肥嵌氖分祝涊d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約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傳統國學精品中,唯有《史記》是無以倫比的“百科全書”。魯迅先生曾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這部巨著是對歷史發展的深刻總結。他發表了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獨到見解,同時又對矛盾現實給予了有力批判。這樣一部既具中史學價值又具文學價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學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豐滿靈性的人物形象。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的史學,同時也開創了我國的傳記文學。在“本紀”、“世家”和“列傳”中所寫的一系列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通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此,兩千多年來,《史記》不僅是歷史學家的學習典范,而且也是文學家學習的典范。魯迅曾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在文學上最偉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備、躍然紙上的人物描述,開拓了我國傳記文學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學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豐滿靈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記載的人物形形色色,眾態紛呈;其所刻畫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馬遷描寫人物的藝術手法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一是將人物放在歷史的大舞臺上去表演,將人物置于時代和生活的環境中去描寫;二是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的場面中寫人;三是用典型的細節來寫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五、運用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9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用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載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跡,春秋戰國時期的動蕩。這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我比較喜歡項羽,他推翻了秦朝,燒了阿房宮。但是因為項羽的一些缺點,讓他兵敗,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我認為項羽應該聽取良言忠告,在鴻門宴的時候,項羽有個謀士叫范增,范增看出劉邦是與項羽爭奪天下的人,就讓項莊在宴上舞劍刺殺劉邦。只可惜項羽沒有聽從,讓劉邦逃了。還有項羽的部下韓信也是很有才能的,但是項羽一直沒有重用韓信,最后韓信投靠劉邦,率漢軍沖出漢中,把楚軍打的落花流水,最終項羽兵敗自殺。
《史記》他不僅豐富了我的見聞,還增加了我的知識。我也知道了如何做人最好,要善于聽取良言忠告,要克服缺點,這才能成大事。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0
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之后,其中的主人公燭之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很好奇燭之武的經歷。為什么佚之狐給鄭伯不推薦別人,反而推薦了“不如人”的燭之武呢?于是我就去找到了燭之武的經歷:
燭之武年輕的時候能言善辯、聲名遠播,但是機不逢時,他在鄭文公手里始終不受重用,導致一生就只是一個養馬的圉正。而到了秦國圍鄭之時,才被舉薦。鄭文公救國心切,客客氣氣的向燭之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才有了燭之武以三寸不爛之舌勸退秦師的著名典故。
那么,面見了秦穆公后,燭之武又是怎樣說服已經圍鄭的秦國退兵呢?主要分為三點。
首先,先向秦國示弱?!班嵓戎鲆病蔽覀冟崌呀浿酪獪缤隽?,也沒有反抗的意思了。這個不輕不重的馬屁拍上去,讓秦穆公有耐性聽下去,也為后面能讓自己順利地陳述利害關系鋪墊了。如果燭之武一見到秦穆公第一句就是:“你們快退兵吧,攻打鄭國對你們沒有好處?!蹦乔啬鹿隙ㄏ胍膊幌刖桶褷T之武趕回鄭國。
其次,燭之武所有的說辭都像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陳述的?!霸絿员蛇h,君知其難也”“鄰之厚,君之薄也”將所有的害處都從秦國立場出發想秦穆公陳述,讓秦穆公能更清楚地看到滅亡鄭國的害處。從鄭國角度來勸說秦穆公,只會讓他覺得:燭之武你只是鄭國來的說客而已,我不攻打鄭國對我有什么好處呢?這也體現出了燭之武巧妙的思維。
而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經過前面兩點的鋪墊,燭之武放出大招,離間秦晉兩國關系。因為有了對于秦國害處的闡述,讓秦穆公對晉國產生了懷疑。之后燭之武就舉出晉惠公“朝濟而夕設版焉”的歷史,戳中了秦穆公的痛處。再拋出“夫晉,何厭之有?”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使秦穆公更加相信燭之武的話語,而此時,燭之武也拿定了晉文公不會在秦國撤兵時趁機攻打鄭國。更是讓秦穆公以為晉文公是心虛而不敢攻擊,一箭雙雕,不但使秦國退兵,晉國毫無辦法,同時也成功地離間了秦晉大國之間的關系,讓鄭國這個處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得以喘息的機會。正所謂“但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師留美名?!?/p>
燭之武用自己的巧思善辯,為鄭國爭取到了繼續生存的機會。而他憑自己一人勸退秦國大軍的故事,也得以流傳至今。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1
在《燭之武退秦師》中一共出現了三個人物:佚之狐,鄭伯和燭之武。在這次精彩的說退秦師中,燭之武睿智的形象呈現出來。
但是在《燭之武退秦師》中還有一位僅出現了一會兒的身影,僅說了一句話的人——佚之狐,反而更讓人好奇!
佚之狐,對他,有人褒揚也有人貶損。褒揚者以為:佚之狐是個善用人才的智者,他有一雙能識英雄的慧眼。貶損者認為:他只不過是一位貪生怕死的膽小之徒,重名利,城府深藏的鼠輩。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我認為他是極具智慧的人。首先,據史料記載,他富有才智,并且他所留下的痕跡在許多作品中比燭之武還多。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真正的伯樂!一位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
在國家危難之時,他沒有自薦,而是推出燭之武這位懷才不遇的高人,這種做法確實會令人遐想。他比燭之武更加精明,能順勢處世。很多人認為精明這個詞是個貶義詞,但從某些角度而言它也能是褒義詞。試想,同樣有才識的兩個人,但一位似燭之武一般“清高,驕傲,坦率”,另一位似佚之狐一般“聰慧,識世、濟世”,后者應該更占優勢。也許很多人這時會想到如陶淵明、李白……那般灑脫、豪邁不也是名垂千古嗎?可是在你的記憶中,他們是否一生貧困潦倒,因懷才不遇而飽受心靈折磨啊!而與之類似的燭之武也一樣,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心系國家安危的佚之狐。
也許,佚之狐也曾有過私心,他擔心自己如果冒失地親自行動,失敗了便成為千古罪人,國家就毀在自己手中!苦悶、彷徨,無數個夜里的輾轉反側,深思熟慮,他終于選擇了能言善辯、具有外交官才智的燭之武前往秦國游說,最終保全了鄭國免受戰亂之苦!他睿智的目光看準了“好馬”燭之武,燭之武的成功不也是佚之狐的成就嗎?!
一位富有魅力,性格飽滿的英雄向我們走來;一位品格高尚,愛國愛民的英雄向我們走來;一位胸襟寬闊,識賢薦能的英雄向我們走來!佚之狐,一位真正的志士!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2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中國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對《史記》的最高評價?!妒酚洝饭?30篇,包括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和列傳70篇,記敘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之初年間大約3000余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
閱讀《史記》,我們可以在作文中旁征博引,因為《史記》中的典故、成語、人物、史實能使我們妙筆生花,使文章生動,具有深度和廣度。記得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鑒“,這在我閱讀《史記》的過程中心領其會。
司馬遷在遭遇腐刑的不幸之后,并沒有氣餒,而是立志”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歷經20余年的專心著述,他終于完成了”窮天人之跡,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由此,我深深地被司馬遷這種發憤著書,且不畏人生險阻的精神所感動。自我反思:現在的我成長在日趨小康的幸福生活里,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去氣惱?人生坎坷,我應用心去面對每一天的新鮮,健康,快樂!
閱讀了《史記》,再加上聽了古代文學老師的講解,我對其中項羽這一歷史人物,頗感興趣。項羽不再是自己心里原先所認識的那個人物,而是對其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妒酚洝分兄饕鑼懥隧椨鹨簧芯哂写硇缘娜拢壕蘼怪畱?、鴻門宴和垓下之圍。在巨鹿之戰中,項羽充分顯示了其驍勇善戰的軍事才能,進而為其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鴻門宴里,又由于他的不善于考慮后果,沒有聽順其謀士范增的計策,而使得劉邦順利脫逃。這也就預示了他會因此次的疏忽(即沒有為后來的統一大業掃除障礙),而不能堅固其西楚霸王的地位。因而,在垓下之圍的兵敗情形下,他落得個自刎的悲慘結果。其中也充分表現了一代英雄在面對愛姬時,不忍分離而又不得不離別的兒女情長,和那種不服輸的倔強性格。我認為項羽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英雄,只是他的勇大于他的謀。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們不能片面地評價項羽,更不能僅僅從他的失敗中而否認他也是一個有謀略的人。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3
你揮一揮衣袖,持筆研磨,沾著血和淚,完成了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乘一葉扁舟,你云游于四海,飽經人間風霜,聆聽著流傳下來的故事。你與孤風作伴,與明月同行,與山水同游,只為心中的那一縷執念。
父傳子位你繼承父親夙愿,嘔心瀝血,只為完成《史記》。
可惜!可惜災難來得突然,可惜你忠言進諫卻入獄;可惜你壯志未酬卻受刑;可惜你因言語而家破人亡。
可憐!可憐你獄中遭受各種刑罰;可憐你心愿未成而忍辱負重;可憐你身受宮刑為鄉黨恥笑。
死亡,也許是一種解脫。你無數次想到了死,死后士節猶在,死后脫離凡塵?!澳蔷退腊?”你想到。可那一縷執念不讓你死,因為父業未成,因為歷史需要你。
一邊是死亡,一邊是茍活;一邊是解脫,一邊是承受;一邊是士節得以保存,一邊是名聲盡被詆毀??稍谶@兩者之中,你選擇了后者,承受著血肉和精神上的雙重煎熬。
終于,當被鮮血和淚水澆灌的嫩芽開出花朵,長出果實之際,你長嘆一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蹦阋挥X著此生無憾,而且,此時的你也無所畏懼。
永垂的司馬遷?!叭斯逃幸凰溃蛑赜谔┥?,或輕于鴻毛?!蹦氵x擇了重于泰山。雖然你早已不在,可是忍辱奮斗的事跡千古流傳。你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不朽的《史記》。你可謂前無古人,無愧于“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我國史傳文學之先河,立我國散文詩上的一塊豐碑。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4
這個暑假我讀了《史記》,史記讀后感————金。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仿佛置身于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仿佛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础妒酚洝肪头路鹪谧饕淮巫悴怀鰬舻臍v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妒酚洝分袑糯鷥炐闳蝿盏捻灀P,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丑惡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了一個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為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我還從趙氏孤兒,塑造了忠臣程嬰和公孫杵同奸臣屠岸賈斗志斗勇的故事。讓我們感動于忠誠、善良、正義;鄙視邪惡,痛恨不忠不義。其中的《武王滅紂》通過文王和武王用他們的仁義、善良為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和紂王的殘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他們?!蛾悇賲菑V》的故事謳歌了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奴隸推翻秦朝的暴政。陳勝從起義到犧牲只有6個月,然而他點燃的反秦之火越燒越旺?!讹w將軍李廣》寫的是飛將軍李廣愛兵如子抵抗匈奴進犯,保衛國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人民的愛戴……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啟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5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里的開頭語,正好反映了我們中國歷史演變的規律。今天,我就讀了這本由歷史學家司馬遷,耗盡一生心血的著作《史記》。
史記主要敘述了三皇五帝到西漢滅亡,揭露了當時封閉社會君主的殘暴,也有一代偉人英雄背后的故事,還看到了當今社會的影子,令人深思。
其中,我最敬佩也是最喜愛的人物是藺相如。他不僅口才一流,還懂得隨機應變,令人信服。帶和氏璧與秦王見面時,讓虎狼之國國君完璧歸趙,廉頗妒忌藺相如故意為難他,他卻毫不計較,秦王對趙王發難,藺相如讓他自食其果。不僅智勇雙全,而且識大體,明大義,這樣的英雄。值得我們去尊敬,去學習。
君、臣、民,三者擰成一條繩,國家才能安定,才能長久??梢姡餍墓堑牧α孔顬殛P鍵。我認為,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善”。以善行天下,以善治天下。
像紂王,像晉靈公這樣的昏君,成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昏淫無道,不正是無善、不顧百姓的疾苦嗎?像堯、舜、重耳這樣的善君王,身知百姓疾苦,便會救災救難,國泰民安。
同時,君主身邊的大臣也應善。只可惜真正像屈原這樣的善臣有許多受到了冤枉,但像趙高這一類的奸臣,只會使國家走向滅亡。
我們雖然不能以善治天下,但可以以善行天下。積善積德,過清白人生?;仡櫄v史,我感到無比欣慰,因為我們現在國泰民安,人與人和平相處。而許多小國戰火不斷,那里的人民過著驚魂不定的生活,說不定哪一天小命不保。我們的生活雖沒有美國那么發達,但我們過得富足、美滿。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生活,永遠這樣過下去。
善,人間的真善美,仁禮謙孝的傳統美德,永遠發揚下去。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6
《 史記 》這本書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敘事簡明生動,非常得吸引人?!妒酚洝肥菤v史的“實錄”,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它的文學價值表現在運用真實的歷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馬遷真正做到了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這樣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個人物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他還非常善于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來完成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我覺得,《史記》的語言真不愧后來被奉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記》這本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歷史故事是:《五張羊皮的故事》。這則故事主要講了:春秋戰國時候,愛惜人才的秦穆公為了贖回聰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張羊皮去跟楚人交換他,最后,秦穆公贖回了自己最喜歡的大臣百里奚。讀了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樣,他如果用重金去贖回百里奚的話,楚人覺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會輕易交換。但是如果用五張羊皮去交換的話,楚人必定會很輕視百里奚而同意交換。聰明的秦穆公就換了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最終如愿以償。我覺得我應該向秦穆公學習。
總而言之,在《史記》這本書中,我了解到了中國偉大的五千年的歷史,同時,我還懂得了不少的知識,收獲了不少碩果。我認為,《史記》這本書值得一看。
讀史記100字感想篇17
芙蓉面,眼兒媚,肉弱不經風。
第一次見你的圖片,真心贊嘆一番“好俊俏的女子”,再細看,儒衣束發!竟是一男子!原來你叫張良。
原來我們早已相識,小學時便讀過你為老人撿鞋子的故事,老人的音容相貌早已忘記,只有你的所作所為還印在我的記憶——多尊師敬長的孩子啊!當時感嘆,現在想來,那是便已逐出你日后必有大作為。
戰火紛飛,群雄涌起,你偏偏選了那個草包劉邦。事實證明你是對的,唯有他是適合的,但我仍無法認同你的選擇,無能之于他,怎能與你相襯?清晰記得鴻門宴那驚心動魄的一場飯局,暗藏殺機是否能讓人汗毛豎起?可是你,缺氣定神閑地為劉邦安排好了退路,在他慌張逃命之時,溫文爾雅地見項王及亞眾,送上禮物之時,姿態恭敬而不失風度,劉邦慌不擇路,你正談笑風生,霎那間便想到了羽扇綸巾的周公瑾,若你們相遇,定會惺惺相惜把!我想。
司馬遷 記在你多病,未嘗領軍,還好是這樣。我暗自高興。若是你手握刀劍,上戰殺敵,這該是怎么驚人的畫面?怎么襯得上你那儒雅的眉眼?怎么襯得上喊你一聲“子房”的口留余香?
子房,你如戰火中一支芙蓉獨立。
垓下之戰,如果可以,我真想從沒讀過垓下之戰。這場戰役沒有給我留下印象——什么力拔泰山的項羽,什么愛美人不愛江山的英雄氣概,與我如浮云。我只是不解為什么偏偏是你為劉邦出的這個決策,我早知你是謀臣,卻不曾想過你的計謀會害死那么多人。
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 更應該包攬史書 更好的充實自己
張良,你面若桃花,卻有一顆黑色的心。
我想像著,你依舊會笑著,笑容還是那么儒雅:“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我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殘忍,我知統一山河萬鬼哭的無奈。但張良,你給我的印象不再是芙蓉面,弱不經風了,你變得堅毅,真正的謀者。
雖不想承認,但你的形象真的鮮活了,如鉆石般面面皆有。
那個在歷史進程中傲然獨立的芙蓉,我依舊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