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真題及答案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真題:單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類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選定的答案,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號1至25信息點。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各項中,屬于商業(yè)信用籌資方式的是( )。
A.發(fā)行短期融資券 B.應付賬款籌資
C.短期借款 D.融資租賃
【答案】B
【解析】商業(yè)信用的形式一般包括應付賬款、應計未付款和預收貨款。所以,本題B選項正確。(見教材174-176頁)
2.某公司月成本考核例會上,各部門經理正在討論、認定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的責任部門。根據(jù)你的判斷,該責任部門應是()
A.生產部門 B.銷售部門
C.供應部門 D.管理部門
【答案】A
【解析】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工人技術狀況、工作環(huán)境和設備條件的好壞等,都會影響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責任還是在生產部門。(見教材203頁)
3.某公司非常重試產品定價工作,公司負責人強調,產品定價一定要正確反映企業(yè)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保證企業(yè)簡單再生產的繼續(xù)進行.在下列定價方法中,該公司不宜采用的是()
A.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B.制造成本定價法
C.保本點定價法 D.目標利潤定價法
【答案】B
【解析】制造成本是指企業(yè)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等發(fā)生的直接費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由于它不包括各種期間費用,因此不能正確反映企業(yè)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利用制造成本定價不利于企業(yè)簡單再生產的繼續(xù)進行。(見教材188頁)
4.股利的支付可減少管理層可支配的自由現(xiàn)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和抑制管理層的過度投資或在職消費行為.這種觀點體現(xiàn)的股利理論是()
A.股利無關理論 B.幸好傳遞理論
C."手中鳥"理論 D.代理理論
【答案】D
【解析】代理理論認為,股利的支付能夠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首先,股利的支付減少了管理者對自由現(xiàn)金流量的支配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管理者的過度投資或在職消費行為,從而保護外部投資者的利益;其次,較多的現(xiàn)金股利發(fā)放,減少了內容融資,導致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尋求外部融資,從而公司將接受資本市場上更多的、更嚴格的監(jiān)督,這樣便能通過資本市場的監(jiān)督減少了代理成本。(見教材214頁)
5.下列關于成本動因(又稱成本驅動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成本動因可作為作業(yè)成本法中的成本分配的依據(jù)
B.成本動因可按作業(yè)活動耗費的資源進行度量
C.成本動因可分為資源動因和生產動因
D.成本動因可以導致成本的發(fā)生
【答案】C
【解析】成本動因,是指導致成本發(fā)生的因素。所以,選項D正確;成本動因通常以作業(yè)活動耗費的資源來進行度量,所以,選項B正確;在作業(yè)成本法下,成本動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據(jù),所以,選項A正確;成本動因又可以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yè)動因,所以選項C不正確。(見教材205頁)
6.已知當前的國債利率為3%,某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出于追求最大稅后收益的考慮,該公司決定購買一種金融債券.該金融債券的利率至少應為()
A.2.65% B.3%
C.3.75% D.4%
【答案】D
【解析】根據(jù)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國債利息收益免交企業(yè)所得稅,而購買企業(yè)債券取得的收益需要繳納企業(yè)所得稅。所以本題中購買金融債券要想獲得與購買國債相同的收益率,其利率應為3%/(1-25%)=4%。(見教材233頁)
7.下列各項財務指標中,能夠提示公司每股股利與每股受益之間關系的是()
A.市凈率 B.股利支付率
C.每股市價 D.每股凈資產
【答案】B
【解析】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額/凈利潤=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8.下列各項財務指標中,能夠綜合反映企業(yè)成長性和投資風險的是()
A.市盈率 B.每股收益
C.銷售凈利率 D.每股凈資產
【答案】A
【解析】一方面,市盈率越高,意味著企業(yè)未來成長的潛力越大,也即投資者對該股票的評價越高,反之,投資者對該股票評價越低。另一方面,市盈率越高,說明投資于該股票的風險越大,市盈率越低,說明投資與該股票的風險越小。(見教材258頁)
下列各項中,符合企業(yè)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要求的是( )。
9.A.強調股東的首要地位
B.強調債權人的首要地位
C.強調員工的首要地位
D.強調經營者的首要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具體內部。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強調股東首要地位,并強調企業(yè)與股東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參見教材第3頁。
10.某企業(yè)集團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初步形成從原料供應、生產制造到物流服務上下游密切關聯(lián)的產業(yè)集群,當前集團總部管理層的素質較高,集團內部信息化管理的基礎較好。據(jù)此判斷,該集團最適宜的財務管理體制類型是( )。
A.集權型
B.分權型
C.自主型
D.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型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集權與分權的選擇。作為實體的企業(yè),各所屬單位之間往往具有某種業(yè)務上的聯(lián)系,特別是那些實施縱向一體化戰(zhàn)略的企業(yè),要求各所屬單位保持密切的業(yè)務聯(lián)系。各所屬單位之間業(yè)務聯(lián)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題干中的企業(yè)集團是一個上下游密切關聯(lián)的產業(yè)集群,因此適合采用集權型)。企業(yè)意欲采用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除了企業(yè)管理高層必須具備高度的素質能力外,在企業(yè)內部還必須有一個能及時、準確地傳遞信息的網絡系統(tǒng)(題干中的企業(yè)集團內部信息化管理基礎較好,符合采取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的條件),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參見教材8~9頁。
11.2010年10月19日,我國發(fā)布了《XBRL,(可擴展商業(yè)報告語言)技術規(guī)范系列國家標準和通用分類標準》。下列財務管理環(huán)境中,隨之得到改善的是( )。
A.經濟環(huán)境
B.金融環(huán)境
C.市場環(huán)境
D.技術環(huán)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財務管理環(huán)境。可擴展商業(yè)報告語言(XBRL)分類標準屬于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屬于技術環(huán)境的內容。所以本題選D。參見教材13頁。
12.下列預算編制方法中,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
A.增量預算
B.彈性預算
C.滾動預算
D.零基預算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預算的編制方法。增量預算編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費用項目,可能使原來不合理的費用繼續(xù)開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開支合理化,造成預算上的浪費。所以本題選A。參見教材23頁。
13.運用零基預算法編制預算,需要逐項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的費用項目是( )。
A.可避免費用
B.不可避免費用
C.可延續(xù)費用
D.不可延續(xù)費用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零基預算編制方法。零基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劃分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和可避免費用項目。在編制預算時,對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必須保證資金供應;對可避免費用項目,則需要逐項進行成本與效益分析,盡量控制不可避免項目納入預算當中。所以本題選A。參見教材24頁。
14.某公司預算年度計劃新增留存收益為150萬元,目標股利分配額為60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率為25%,則目標利潤總額是( )。
A.337.5萬元
B.562.5萬元
C.750萬元
D.1000萬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目標利潤預算方法中的上加法。目標利潤總額=凈利潤/(1-所得稅率)=(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額)/(1-所得稅率)=(150+600)/(1-25%)=1000(萬元)。所以本題選D。參見教材27頁。
15.下列各項中,不會對預計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金額產生影響的是( )。
A.生產預算
B.材料采購預算
C.銷售費用預算
D.單位產品成本預算
【答案】C
【解析】本題考察的主要是主要預算的編制。銷售及管理費用預算只是影響利潤表中數(shù)額,對存貨項目沒有影響。所以本題選C。參見教材35頁。
16.在通常情況下,適宜采用較高負債比例的企業(yè)發(fā)展階段是( )。
A.初創(chuàng)階段
B.破產清算階段
C.收縮階段
D.發(fā)展成熟階段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杠桿系數(shù)與公司風險。一般來說,在企業(yè)初創(chuàng)階段,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產銷業(yè)務量小,經營杠桿系數(shù)大,此時企業(yè)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在較低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在企業(yè)擴張成熟期,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產銷業(yè)務量大,經營杠桿系數(shù)小,此時,企業(yè)資本結構中可擴大債務資本,在較高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參見教材86頁。故選項A不對。同樣企業(yè)在破產清算階段和收縮階段都不宜采用較高負債比例,故選項B和C不對。所以本題選D
17.某公司為一家新建設的有限責任公司,其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則該公司股東首次出資的最低金額是( )。
A.100萬元
B.200萬元
C.300萬元
D.400萬元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資本金制度。根據(jù)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0%。。所以該公司股東首次出資的最低金額是200(=1000×20%)萬元。所以本題選B。參見教材44頁。
18.企業(yè)下列吸收直接投資的籌資方式中,潛在風險最大的是( )。
A.吸收貨幣資產
B.吸收實物資產
C.吸收專有技術
D.吸收土地使用權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的主要是吸收直接投資的出資方式。吸收工業(yè)產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風險較大。因為以工業(yè)產權投資,實際上是把技術轉化為資本,使技術的價值固定化。而技術具有強烈的時效性,會因其不斷老化落后而導致實際價值不斷減少甚至完全喪失。所以本題選C。參見教材47頁。
19.某公司2011年預計營業(yè)收入為50 000萬元,預計銷售凈利率為10%,股利支付率為60%。據(jù)此可以測算出該公司2011年內部資金來源的金額為( )。
A.2 000萬元
B.3 000萬元
C.5 000萬元
D.8 000萬元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銷售百分比法。預測期內部資金來源=預測期銷售收入×預測期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則本題2011年內部資金來源的金額=50000×10%×(1-60%)=2000(萬元)。所以本題選A。參見教材71頁。
20.下列各項中,通常不會導致企業(yè)資本成本增加的是( )。
A.通貨膨脹加劇
B.投資風險上升
C.經濟持續(xù)過熱
D.證券市場流動性增強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影響資本成本的因素。如果國民經濟不景氣或者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持續(xù)居高不下,投資者投資風險大,預期報酬率高,籌資的資本成本就高。參見教材76頁。而選項A、B、C均會導致企業(yè)資本成本增加,所以本題選D。
21.某投資項目各年的預計凈現(xiàn)金流量分別為:NCF0=-200萬元,NCF1=-50萬元,NCF2-3=100萬元,NCF4-11=250萬元,NCF12=150萬元,則該項目包括建設期的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為( )。
A. 2.0年
B.2.5年
C.3.2年
D. 4.0年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最后一項為負值的累計凈現(xiàn)金流量對應的年數(shù)+最后一項為負值的累計凈現(xiàn)金流量絕對值/下一年度凈現(xiàn)金流量=3+50/250=3.2年,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參見教材117頁。
22.某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為200萬元,達產后預計運營期內每年的息稅前利潤為24萬元,相關負債籌資年利息費用為4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則該項目的總投資收益率為( )。
A.7.5%
B.10
C.12%
D.14%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總投資收益率的計算。總投資收益率(ROI)=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項目總投資×100%=24/200×100%=12%,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參見教材117頁。
23.下列各項中,其計算結果等于項目投資方案年等額凈回收額的是( )。
A.該方案凈現(xiàn)值X年金現(xiàn)值系數(shù)
B.該方案凈現(xiàn)值X年金現(xiàn)值系數(shù)的倒數(shù)
C.該方案每年相等的凈現(xiàn)金流量X年金現(xiàn)值系數(shù)
D.該方案每年相關的凈現(xiàn)金流量X年金現(xiàn)值系數(shù)的倒數(shù)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年等額凈回收額的計算。某方案年等額凈回收額=該方案凈現(xiàn)值×(1/年金現(xiàn)值系數(shù)),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參見教材131頁。
24.某公司在融資時,對全部固定資產和部分永久性流動資產采用長期融資方式,據(jù)此判斷,該公司采取的融資戰(zhàn)略是( )。
A.A.保守型融資戰(zhàn)略
B.B.激進型融資戰(zhàn)略
C.C.穩(wěn)健型融資戰(zhàn)略
D.期限匹配型融資戰(zhàn)略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流動資產的融資戰(zhàn)略。在激進型融資戰(zhàn)略中,企業(yè)以長期負債和權益為所有的固定資產融資,僅對一部分永久性流動資產使用長期融資方式融資,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參見教材144頁。
25.根據(jù)經濟訂貨批量的基本模型,下列各項中,可能導致經濟訂貨批量提高的是( )。
A.每期對存貨的總需求降低
B.每次訂貨費用降低
C.每期單位存貨存儲費降低
D.存貨的采購單價降低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訂貨批量基本模型。經濟訂貨批量EOQ=(2KD/KC)1/2,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參見教材169頁。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真題:多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選定的答案,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號26至35信息點。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26.ACD
27.ABC
28.ABCD
29.AC
30.BCD
31.留存收益是企業(yè)內源性股權籌資的主要方式,下列各項中,屬于該種籌資方式特點的有
( )。
A.籌資數(shù)額有限
B.不存在資本成本
C.不發(fā)生籌資費用
D.改變控制權結構
【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核留存收益籌資的特點。利用籌資收益籌資的特點有:(1)不用發(fā)生籌資費用;(2)維持公司的控制權分布;(3)籌資數(shù)額有限。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C。參見教材54~55頁。
32.下列各項中,屬于“形成固定資產的費用”的有( )。
A.預備費
B.設備購置費
C.安裝工程費
D.生產準備費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核形成固定資產費用的估算。形成固定資產的費用是項目直接用于購置或安裝固定資產應當發(fā)生的投資,具體包括:建設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和固定資產其他費用,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C。參見教材99頁。
33.在確定因放棄現(xiàn)金折扣而發(fā)生的信用成本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A.數(shù)量折扣百分比
B.現(xiàn)金折扣百分比
C.折扣期
D.信用期
【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核放棄現(xiàn)金折扣的成本。放棄現(xiàn)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現(xiàn)金折扣百分比/(1-現(xiàn)金折扣百分比)×360天/(信用期-折扣期),從公式中可知,本題正確答案為B、C、D。參見教材175頁。
34.下列各項中,屬于固定成本項目的有( )。
A.采用工作量法計提的折舊
B.不動產財產保險費
C.直接材料費
D.寫字樓租金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核成本性態(tài)的區(qū)分。固定成本是指其總額在一定時期及一定產量范圍內,不直接受業(yè)務量變動的影響而保持固定不變的成本。例如,固定折舊費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員工資、財產保險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辦公費、產品研究開發(fā)費用等,均屬于固定成本,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D。參見教材194頁。
35.下列各項指標中,根據(jù)責任中心權,責,利關系,適用于利潤中心業(yè)績評價的有( )。
A.部門邊際貢獻
B.可控邊際貢獻
C.投資報酬率
D.剩余收益
【答案】AB
【解析】本題考核利潤中心的考核指標。通常情況下,利潤中心采用利潤作為業(yè)績考核指標,分為邊際貢獻、可控邊際貢獻和部門邊際貢獻,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B。參見教材210頁。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真題:判斷題
三、判斷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判斷每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并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號46至55信息點。認為表述正確的,填涂答題卡中信息點[√];認為表述錯誤的,填涂答理卡中信息點[×]。每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答題錯誤的扣0.5分,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46.企業(yè)可以通過將部分產品成本計入研究開發(fā)費用的方式進行稅收籌劃,以降低稅負。( )
【答案】×
47.通過橫向和縱向對比,每股凈資產指標可以作為衡量上市公司股票投資價值的依據(jù)之一。( )
【答案】√
48.就上市公司而言,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缺點之一是不容易被量化。( )
【答案】×
49.財務預算能夠綜合反映各項業(yè)務預算和各項專門決策預算,因此稱為總預算。( )
【答案】√
50.以融資對象為劃分標準,可將金融市場分為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 )
【答案】√
51.根據(jù)風險與收益均衡的原則,信用貸款利率通常比抵押貸款利率低。( )
【答案】√
52.對附有回售條款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而言,當標的公司股票價格在一段時間內連續(xù)低于轉股價格達到一定幅度時,把債券賣回給債券發(fā)行人,將有利于保護自身的利益。( )
【答案】√
53.在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中,應首先進行財務可行性評價,再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如果項目具備財務可行性和技術可行性,就可以做出該項目應當投資的決策。( )
【答案】×
54.在隨機模型下,當現(xiàn)金余額在最高控制線最低控制線之間波動時,表明企業(yè)現(xiàn)金持有量處于合理區(qū)域,無需調整。( )
【答案】√
55.處于衰退期的企業(yè)在制定收益分配政策時,應當優(yōu)先考慮企業(yè)積累。( )
【答案】×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真題:計算題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應與題中所給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xiàn)小數(shù)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小數(shù),百分比指標保留百分號前兩位小數(shù)。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A公司擬添置一套市場價格為6000萬元的設備,需籌集一筆資金。現(xiàn)有三個籌資方案可供選擇(假定各方案均不考慮籌資費用);
(1)發(fā)行普通股。該公司普通股的β系數(shù)為2,一年期國債利率為4%,市場平均報酬率為10%。
(2)發(fā)行債券。該債券期限10年,票面利率8%,按面值發(fā)行。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3)融資租賃。該項租賃租期6年,每年租金1400萬元,期滿租賃資產殘值為零。
附:時間價值系數(shù)表。
K | (P/F,k,6) | (P/A,K,6) |
10% | 0.5645 | 4.3553 |
12% | 0.5066 | 4.1114 |
(1)利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普通股資本成本。
(2)利用非折現(xiàn)模式(即一般模式)計算債券資本成本。
(3)利用折現(xiàn)模式計算融資租賃資本成本。
(4)根據(jù)以上計算結果,為A公司選擇籌資方案。
【答案】
(1)普通股資本成本=4%+2×(10%-4%)=16%
(2)債券資本成本=8%×(1-25%)=6%
(3)6000=1400×(P/A,i,6)
(P/A,i,6)=6000/1400=4.2857
因為(P/A,10%,6)=4.3553
(P/A,12%,6)=4.1114
所以:(12%-i)/(12%-10%)=(4.1114-4.2857)/(4.1114-4.3553)
解得:i=10.57%
2.B公司是一家制造類企業(yè),產品的變動成本率為60%,一直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信用條件為N/60。如果繼續(xù)采用N/60的信用條件,預計2011年賒銷收入凈額為1 000萬元,壞賬損失為20萬元,收賬費用為12萬元。
為擴大產品的銷售量,B公司擬將信用條件變更為N/9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11年賒銷收入凈額為1 100萬元,壞賬損失為25萬元,收賬費用為15萬元。假定等風險投資最低報酬率為10%,一年按360天計算,所有客戶均于信用期滿付款。
要求:
(1)計算信用條件改變后B公司收益的增加額。
(2)計算信用條件改變后B公司應收賬款成本增加額。
(3)為B公司做出是否應改變信用條件的決策并說明理由。
【答案】
(1)收益增加=(1100-1000)×(1-60%)=40(萬元)
(2)應收賬款成本增加額=(1100/360×90-1000/360×60)×60%×10%=6.5(萬元)
(3)稅前損益增加額=40-6.5-(25-20)-(15-12)=25.5(萬元)
結論:由于稅前損益增加額大于0,所以,應該改變信用條件。
3.D公司為一家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公司2010年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2010年凈資產收益率為4.8%,較2009年大幅降低,引起了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為此,某財務分析師詳細搜集了D公司2009和2010年的有關財務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相關財務指標
項目 | 2009年 | 2010年 |
銷售凈利率 | 12 | 8% |
總資產周轉率(次數(shù)) | 0.6 | 0.3 |
權益乘數(shù) | 1.8 | 2 |
要求:
(1)計算D公司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
(2)計算D公司2010年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的差異。
(3)利用因素分析法依次測算銷售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shù)的變動時D公司2010年凈資產收益率下降的影響。
【答案】
(1)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12%×0.6×1.8=12.96%
(2)2010年凈資產收益率與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的差額=4.8%-12.96%=-8.16%
(3)銷售凈利率變動的影響=(8%-12%)×0.6×1.8=-4.32%
總資產周轉率變動的影響=8%×(0.3-0.6)×1.8=-4.32%
權益乘數(shù)變動的影響=8%×0.3×(2-1.8)=0.48%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真題:綜合題
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5分,第2小題10分,共25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標明,標明的計算單位應與題中所給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xiàn)小數(shù)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小數(shù),百分比指標保留百分號前兩位小數(shù),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1:E 公司只產銷一種甲產品,甲產品只消耗乙材料。2010年第4季度按定期預算法編制2011年的企業(yè)預算,部分預算資料如下:
資料一:乙材料2011年年初的預計結存量為2000千克,各季度末乙材料的預計結存量數(shù)據(jù)如表4所示:
表4:
2011年各季度末乙材料預計結存量
季度 | 1 | 2 | 3 | 4 |
乙材料(千克) | 1000 | 1200 | 1200 | 1300 |
每季度乙材料的購貨款于當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個季度支付;2011年年初的預計應付賬款余額為 80 000 元。該公司2011年度乙材料的采購預算如表5 所示:
表5
項目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全年 |
預計甲產品量(件) | 3 200 | 3 200 | 3 600 | 4 000 | 14 000 |
材料定額單耗(千克/件) | 5 | * | * | * | * |
預計生產需要量(千克) | * | 16 000 | * | * | 70 000 |
加:期末結存量(千克) | * | * | * | * | * |
預計需要量合計(千克) | 17 000 | (A) | 19 200 | 21 300 | (B) |
減:期初結存量(千克) | * | 1 000 | (C) | * | * |
預計材料采購量(千克) | (D) | * | * | 20 100 | (E) |
材料計劃單價(元/千克) | 10 | * | * | * | * |
預計采購金額(元) | 150 000 | 162 000 | 180 000 | 201 000 | 693 000 |
資料二:E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實際生產甲產品3 400件,耗用乙材料 20 400千克,乙材料的實際單價為9元/千克。
要求:(1)確定E公司乙材料采購預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項目數(shù)值(不需要列示計算過程)
(2)計算E公司第一季度預計采購現(xiàn)金支出和第4季度末預計應付款金額。
(3)計算乙材料的單位標準成本。
(4)計算E公司第一季度甲產品消耗乙材料的成本差異,價格差異與用量差異。
(5)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指出E公司進一步降低甲產品消耗乙材料成本的主要措施。
【答案】(1)A=16000+1200=17200
B=17000+17200+19200+21300=74700
C=1200
D=17000-2000=15000
E=74700-2000=72700
(2)第1季度采購支出=150000×40%+80000=140000
第4季度末應付賬款=201000×60%=120600
(3)用量標準=5千克/件
價格標準=10元/千克
所以乙材料的單位標準成本=5×10=50元/件
(4)實際單價=9元/千克
實際產量材料實際耗用量=20400千克
標準單價=10元/千克
實際產量材料標準耗用量=3400×5=17000
材料成本差異=20400×9-17000×10=13600
材料價格差異=(9-10)×20400=-20400
材料用量差異=10×(20400-17000)=34000
(5)材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耗用量超支所致,所以企業(yè)應該主要是降低材料的耗用量。
2. F公司是一個跨行業(yè)經營的大型集團公司,為開發(fā)一種新型機械產品,擬投資設立一個獨立的子公司,該項目的可行性報告草案已起草完成。你作為一名有一定投資決策你的專業(yè)人員,被F公司聘請參與復核并計算該項目的部分數(shù)據(jù)。
(一)經過復核,確認該投資項目預計運營期各年的成本費用均準確無誤。其中,運營期第1年成本費用估算數(shù)據(jù)如表6所示:
項目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費用 | 管理費用 | 銷售費用 | 合計 |
外購原材料 | 4000 | 1000 | 50 | 150 | 5200 | |
外購燃料動力 | 800 | 200 | 10 | 90 | 1100 | |
外購其他材料 | 10 | 2 | 8 | 20 | ||
職工薪酬 | 1600 | 150 | 200 | 50 | 2000 | |
折舊額 | 300 | 60 | 40 | 400 | ||
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額 | 5 | 5 | ||||
修理費 | 15 | 3 | 2 | 20 | ||
其他 | 35 | 5 | 5 | 45 | ||
合計 | 4800 | 1600 | 1710 | 335 | 345 | 8790 |
(2)尚未復核完成的該投資項目流動資金投資估算表如表7所示。其中,有確定數(shù)額的欄目均已通過復核,被省略的數(shù)據(jù)用“*”表示,需要復核并填寫的數(shù)據(jù)用帶括號的字母表示。一年按360天計算。
(3)預計運營期第2年的存貨需用額(即平均存貨)為3000萬元,全年銷售成本為9000萬元:應收賬款周轉期(按營業(yè)收入計算)為60天:應付賬款需用額(即平均應付賬款)為1760萬元,日均購貨成本為22萬元。上述數(shù)據(jù)均已得到確認。
(4)經過復核,該投資項目的計算期為16年,包括建設期的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為9年,所得稅前凈現(xiàn)值為8800萬元。
(5)假定該項目所有與經營有關的購銷業(yè)務均采用賒賬方式。
表7
流動資金投資計算表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 | 第1年 | 第2年費用額 | 第3年及以后各年需用額 | ||||
全年周轉額 | 最低周轉天數(shù) | 1年內最多周轉次數(shù) | 需用額 | ||||
存貨 | 外購原材料 | 5200 | 36 | 10 | 520 | * | * |
外購燃料動力 | (A) | * | 20 | 55 | * | * | |
外購其他材料 | 20 | * | 40 | (B) | * | * | |
在產品 | * | * | * | 696.25 | * | * | |
產成品 | * | 60 | (C) | * | * | * | |
小計 | — | — | — | 2600 | * | * | |
應收賬款(按經營成本計算) | (D) | * | * | 1397.50 | * | * | |
預付賬款 | * | * | * | * | * | * | |
現(xiàn)金 | * | * | * | * | * | * | |
流動資產需用額 | 4397.50 | 5000 | * | ||||
應付賬款 | (E) | * | * | * | * | * | |
預付賬款 | * | (F) | 4 | * | * | * | |
流動負債需用額 | 2000 | 2400 | * | ||||
流動資金需用額 | * | (H) | 2600 | ||||
流動資金投資額 | (G) | (I) | (J) |
(1)計算運營期第一年不包括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和經營成本(付現(xiàn)成本)。
(2)確定表7中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據(jù)(不需列表計算過程)。
(3)計算運營期第二年日均銷貨成本、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和現(xiàn)金周轉期。
(4)計算終結點發(fā)生的流動資金回收額。
(5)運用相關指標評價該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并說明理由。
【答案】(1)總成本費用=8790
經營成本=8790-400-5=8385
(2)A=55×20=1100
B=20/40=0.5
C=360/60=6
D= 8385
或應收賬款周轉次數(shù)6,周轉額=1397.5×6=8385
E=22×360=7920元(應付賬款周轉天數(shù)=1760/22=80天;周轉次數(shù)=360/80=4.5;
E=全年周轉額=需用額×周轉次數(shù)=1760×4.5=7920)
F=360/4=90天
G=4397.50-2000=2397.50
H=5000-2400=2600
I=2600-2397.5=202.5
J=0
(3)日均銷貨成本=9000/360=25(萬元)
存貨周轉期=3000/25=120(天)
應付賬款周轉期=1760/22=80(天)
現(xiàn)金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120+360×1397.5/8385-80=100(天)
(4)2397.5+202.5=2600
(5)由于凈現(xiàn)值大于0,且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9年大于項目計算期的1半,所以基本具備財務可行性。
猜你感興趣:
1.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公式總結
2.中級會計職稱學習心得
3.中級會計財務管理學習心得
4.中級財務管理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