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六級閱讀理解訓練:教育是搶劫嗎(2)
參考譯文
教育是搶劫嗎?
我們對教育的一個期望是它能幫我們在工作中獲得晉升。歷史上, 教育與收入的關系 十分密切。然而, 在20 世紀70 年代早期, 教育和經濟之間產生了矛盾。我們對教育的重 視和平均受教育水平超過社會經濟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水平。自20 世紀70 年代開始, 高中 畢業生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致使他們成為自二戰以來生活水平比父輩低的第一代人。
專家們宣稱, 這種矛盾是當今大眾教育的核心問題所在。一些商界要人聲稱: 學校沒 能教育好學生, 學校培養的年輕人對工作還沒做好充分準備, 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真正的 問題是: 對那些沒能繼續到大學里深造的學生來說, 他們缺少工作機會。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也有困難。即使他們找到工作, 這份工作也可能與他們接受的培訓 和工作期望值不相符。問題部分出在有太多的美國年輕人渴望獲得一份專門職業, 這使許多 人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失落感和挫敗感。許多學生認為適用于個人的道理( 教育程度越 高, 工作機會就越好) 同樣也適用于整個社會。但是, 如果獲得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的數量過 于龐大的話, 國家經濟就不能吸納這么多人。
問題的另一方面是, 人們總是認為較高的教育程度能保證事業上的先進。事實上, 雇 主不會總是對高學歷給予特殊關照。相反, 只有當雇主認為雇員所受的教育能幫助雇員提 高生產力的時候, 他們才會給予特別關照, 增加薪水。
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 教育、職業和薪水之間仍然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大學畢 業生比起那些教育程度低的人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但回報既不會像從前那樣豐厚, 也 不會像從前那樣確定無疑。
不幸的是, 美國人特別注重經濟回報, 以至于如果教育沒能使人得到一份令人滿意、薪 水豐厚的工作的話, 許多人就會認為大學教育毫無用處。也只有從這個意義上看, 我們才 能說大學畢業生“ 供過于求”。我們有理由認為, 所有美國人或至少大部分美國人都能或 多或少從大學教育中獲益, 因為高等教育能使人更深入地思考, 進行更廣泛的探索, 獲得更 全面的體驗。
閱讀導評
教育投資和一般的交易不一樣, 你如果花80萬元買套房子, 5 年后房子漲還是跌, 你 基本都能看得到。但校風、教育環境、學術視野等軟性的東西, 很難在短時間里用金錢衡 量。“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如果只是從畢業后能掙多少錢作為評判大學價值的標準, 未 免顯得有些狹隘。大學培養的不是工作機器, 而是一個全面的、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 人。
閱讀導釋
1. 贏利, 取得成功, 如: The effort pays off in the long run. ( 這種努力最終會有好結果的。) 本 文中是指“ 教育能幫助人們在工作中獲得晉升。”
2. 制造, 培養出, 如: The school has turned out some first-rate scholars. ( 這所學校培養出了一 些一流的學者。)
3. 與……相稱, 如: Her low salary is not commensurate with her abilities. ( 她的薪水很低, 與她 的能力不相稱。)
4. 許多學生認為適用于個人的道理同樣也適用于整個社會。be true of 的意思是“ 對……適用, 符合”。
5. 只有從這個意義上看, 我們才能說大學畢業生“供過于求”。該句是倒裝句。當“ only + 狀語”位于句首時, 句子倒裝。例如: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 ( 只有這樣 做, 我們才能學好英語。